今天 百度开启最大 赌局 豪赌 一个人 和 一件事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产业并购

作者:韬略哥

来源:财经韬略

新年伊始,百度老板李彦宏就开出了一个最大赌局:“革”百度的“命”,“革”自己的“命”。

简而言之,李彦宏将赌“一个人”和“一件事”:

一个人就是引进陆奇,让他成为百度“一人之下、5万人之上”的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

“一件事”,就是将人工智能(AI)列为百度未来10年最重要的战略方向。

这一切,是今天(117日)上午李彦宏通过内部邮件,向百度全体员工宣布的。

陆奇何许人?一个号称“在美国科技巨头中职位最高的华人高管”。

根据李彦宏的介绍,加盟百度前,陆奇曾任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是微软三大业务部门负责人之一,掌管一支超过1万人的产品与技术团队,并直接向CEO汇报。在微软期间,他领导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 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应用、MSN及广告平台在内的多项业务。

陆奇(见下图)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执教。1992年陆奇留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并于19965月毕业,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陆奇曾在1998年到2008年在雅虎工作,从一个普通工程师成长为雅虎执行副总裁。后跳槽到微软,直到去年10月离职。

根据李彦宏的邮件,陆奇将在百度获得第二号人物的地位NB如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也要向他汇报工作。其他的诸侯,比如张亚勤、朱光、Andrew Ng等,都要向陆奇汇报工作。而陆奇直接向李彦宏负责。

李彦宏这样向百度同事解释引进陆奇的原因:

他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出色的技术洞察力和卓越的团队领导力,同时,陆奇还是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的技术权威。我相信陆奇的加盟将极大地提升百度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

我们已经决定将人工智能列为公司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方向,而要落地这一战略就需要不断吸引世界级的一流人才,陆奇的加盟将进一步确保这一战略得以顺利实现,帮助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奠定全球领先地位、成为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高科技公司。

也就是说,百度将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跟陆奇绑定,跟人工智能绑定。至于O2O,已经不是百度的首要战略目标。

众所周知,近年来百度遭遇了发展瓶颈:增长速度下滑,搜索业务因为存在瑕疵多次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以及监管部门的规范。这不仅影响了百度的声誉,也让百度在跟阿里、腾讯的长跑中落伍。

虽然利润差距不算太大,但百度的市值只相当于阿里或者腾讯的四分之一强,随时可能被奇虎、京东、网易这些群狼赶上。BAT“三国鼎立”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中国互联网行业俨然已经进入阿里、腾讯“两强争霸”的阶段。

但是李彦宏显然不甘心落伍,最近半年来百度多次出现高层人事变动。陆奇的空降,则意味着本轮变动达到了高潮。

毫无疑问,陆奇是个非常NB的人才。很多科技公司在关键时刻,也往往通过换帅来转运。外界普遍猜测,未来陆奇将发挥类似CEO的作用,而李彦宏在某种意义上将进入“垂帘听政”的半幕后状态。但空降的“帅”往往存在风险,就是能不能接地气,跟原有团队实现很好的对接;再有,就是李彦宏能不能真正放权。弄不好,则可能带来更大的动荡。

至于人工智能(AI),当然是互联网产业下一个重要的风口,所以无论谷歌、微软、IBM,还是Facebook、亚马逊都不敢掉以轻心,无不投入资源研发。至于阿里、腾讯也密切关注动向。

所谓“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不仅将广泛用于科研、生产,还将用于生活和军事。所以,绝对是IT行业下一个重要的风口。甚至对于百度的传统主业搜索来说,人工智能都将是革命性的。

2017年显然将是互联网巨头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年,移动互联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巨头们都在布局未来,迎接变局。短短半个多月时间,腾讯就推出了微信小程序,阿里回购银泰百货、进军美国市场,百度则换帅、明确了新的战略方向。相信接下来,一定会好戏连台!

来源:财经韬略

阅读:

陆奇为什么去百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飞总的IT世界面面观

上班开了一天会,结果刷手机就出来一条大消息,陆奇成了百度的COO,一众人等都汇报给他,包括前微软副总裁张亚勤还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搞人工智能的吴恩达。这个消息确实让我非常的吃惊。无论如何新闻比较大,我得应景八一下我知道的一些事情吧。

陆奇从微软下来,当初的理由至今历历在目,简单的说就是骑自行车受伤,然后因为受伤无法工作。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大家有各种各样的传闻,包括被微软印度人排挤走啊,也有人说真的受伤很严重。我想,这个消息的出来,对于那些真的相信陆大大是因为受伤离开微软的人,可能是个打击,虽然我相信相信受伤一说的人其实很有限。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其实陆大大的离职,还有着一些其他原因。

当时有一个相对小众的传说就是陆大大要收购Slack,但是这个提案被Satya (虎嗅注:现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可能还有Bill Gates一起给否决了。于是这就成了理念不合的地方,陆大大离开了微软。

之后微软充分的发挥了它CopyCat的本质,组一局,自己做一个Slack的克隆,名字叫做Teams。如今也算是放出来给大家用了。而Slack更是非常牛气的在纽约时报上买下整版做广告,大致上来说你微软来吧,我们比你牛不怕你。所以知情人士就有说过,这算得上是给陆大大报仇吧。

我们回顾一下陆奇大大在微软的一些历程。陆大大登陆微软在2008年收购雅虎失败,经济危机开始的时候,当时微软组了个新部门叫做Online Service Division,简称OSD。不过这个时候的陆大大其实并无多少风光,因为OSD里面除了MSN是直接汇报给他以外,其他的两个部门Bing和Ads Center都汇报给一个高级副总裁,名字叫做Satya,而Satya再汇报给陆奇。你想到底谁才是Steve Ballmer的亲信谁不是,可谓一目了然了。

之后陆大大在OSD大力推广了combined engineer,具体来说就是把Test都砍完,变成Dev让其自生自灭了。这个effort获得了整个公司高层的赞赏。Satya调任了Server and Tools division的President以后,陆大大和下面之间隔着的那一级终于没有了人,那个时候算得上是陆大大站稳了位置。

之后的故事就是Steve Ballmer搞了微软历史上非常巨大的reorg,把财权回收回中央,然后留下了几个EVP,陆大大作为EVP之一,从小小的OSD变成了ASG的头,接管了Office,至少名义上接管了Office的运营。实际上嘛,Office的大头是那个后来接替了陆大大的老印。

然后是Satya上台了。Satya上台以后的第一封信里面唯一点了名字的就是陆大大了,当时我还在微软,依然记忆犹新。这算得上是过去的一段历史总结吧。再后来就是在ASG混得不风声也不水起,一直到离职了。

在陆大大离职以后,网传最多的是下一个去处是腾讯,负责人工智能的副总裁,其次是滴滴。结果最后开出来,既不是鹅厂,也不是打车的,是百度。

我觉得选择百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应该和百度给予的权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来说COO是CEO一人之下了。某种程度上,在下一场人工智能的战争里,百度让陆大大来领军,才有可能扳回一局。所以这不可能是腾讯或者阿里能够开出来的位置。

以前和一个VP级别的人吃过一次饭,对方说到那个级别了,钱其实是小事情了,能不能拥有足够多的资源,或者说权力,去做一些大事,实现人生价值的飞越,才是更加重要的。我想这应该也适用于陆大大,COO这个职位,马道长不可能给,小马哥也不可能给,只有百度才可能给。所以陆大大加盟百度固然是比较让人吃惊,却也的确是他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很合适的场合了。至于最后结局如何,成王败寇的,只能看将来了。

来源:飞总的IT世界面面观

免责声明:“产业并购”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