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普通的关键词 但是搜索结果竟然是

上周在准备资料时本想搜索一些面部的部位图片,结果输入face、my face、eyes、ears这些关键词的时候,让我十分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搜索页面竟然出现了很多很恶心的图片!天啊,我当时就黑人问号脸了,这明明就是很普遍的词语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图?

因为在美国时,老师通常从低年级就开始灌输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还算是在这方面很注意的,我也有在计划Belle大一点之后就开始引导她正确的上网习惯。可是,像这次这样很普通的搜索都出现这些恶心图片,如果孩子看到这些,视觉上会有多大的冲击,心理上会造成多大的恐慌?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关于网络卫生、网络安全的问题。

我记得上学时,有次做project查资料的时候,突然一个黄色画面pop-up广告突然蹦了出来,吓了我一跳,赶紧跑去跟我妈讲了,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后来知道是电脑中了木马病毒。对于 “被动地”看到了不良信息,我妈在安抚我的同时,也顺带给我讲了一些青春期性知识(现在回想,我妈真的是很机智了,作为一个很开明的母亲,她并不会因为我看到色情图片就一味地掩饰或搪塞,而是借此作为契机教给我正确的性知识,这一点真的是还蛮值得我去学习的。)

现在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公交站台或快餐店里三三两两的学生低着头聚在一起打手游;这边做作业,那边用手机搜索”作业帮app”之类的孩子更多。我平时玩抖音或是美拍之类的app,也发现有很多年龄很小的用户,甚至都在学校圈子中都是小有名气的“网红”。

数字化趋势越来越低龄化,

但危害却常被父母忽视。

一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资料显示:

1. 83.5%的家长都为儿童配备了智能手机;

2. 超过半数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在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近九成的家长表示孩子存在手机依赖问题;

3. 超七成的青少年接触过网络不良信息;其中六成是诈骗或色情内容;

4. 每年有1/5的上网儿童会成为将儿童作为犯罪对象的各类犯罪活动的牺牲品。

记得我朋友儿子可可是个10岁的小男孩,空闲的时候喜欢玩一款超火的网游,本来朋友觉得玩玩游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就不大过问,可有一天网购时突然发现:微信里的零钱一下子就余额不足了,明明还记得有千把块的!!!于是拉出来账单细看,原来是儿子趁自己做家务的时候偷偷拿自己手机充值了游戏,而且,这一充就是几百块!!!于是,一顿竹笋炒肉外加再也不许娃玩游戏。

后来提起这件事,朋友说其实最大的错误在于他自己,作为家长没有提前告诉孩子关于使用网络、关于网游的规则!这个只是朋友损失了几百块,加之发现及时才没造成后续对孩子恶劣的影响,而我在微博上遇到的一个小女孩的经历,则更是细思极恐:

01

不随意透漏个人信息

之前刷微博的时候,曾刷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跳舞的视频,女孩也就十三四岁,我留言夸她跳的很好,但无意中发现也有粉丝询问她类似读什么学校呀,家住什么区呀之类的问题,小女孩基本上有问必答。

作为母亲,看到这里,已经一身冷汗,因为在她的个人简介中有她生活的城市,再加上她回复中的信息和照片视频,还有其他微博中显示出的行迹,这些都能让犯罪分子轻易地能够拼凑出女孩的生活轨迹。相当于女孩的名字、学校、住宅、常去的地方、喜好……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啊!!!

我曾私信过女孩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后来让我放心的是女孩把回复里关于自己小区、学校的信息都删掉了。尽管这微不足道,但希望女孩今后能在这些地方更警惕。

02

重视网络霸凌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关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受欺负,但是网络霸凌bully同样需要引起关注,因为这对被霸凌者的心灵创伤更为沉重。

我之前很喜欢一个澳洲的帽子品牌Akubra,但今年年初我在新闻上看到Akubra曾经的代言人多莉自杀的消息。原来这个阳光的小姑娘身为童星却被同学视为“异类”,长期遭受来自身边同学在网络上的攻击,措辞残忍不堪。终于有一天,多莉告诉父亲,她受不了这种无缘由的第一,想要逃避这世界的邪恶。她自杀了。。。看完消息,我真的觉得如鲠在喉,如果老师或是家长早一些介入,早一点对多莉进行开导,早一点对霸凌者们采取措施,这一切根本不会发生。因为缺乏足够重视,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定格在了本该灿烂的14岁。

“(与一般霸凌)不同,网络霸凌往往持续发生,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可能出现),”澳大利亚国家反霸凌中心工作人员杰雷米?布莱克曼告诉过BBC记者,“另一重要因素是网络匿名,意味着有更多的孩子可能成为霸凌者。”同样,每个使用网络的孩子都有成为被霸凌者的可能。

所以,假如你的孩子在使用网络后出现了情绪低落,暴躁,忧虑等反常情况,一定要重视起来,耐心地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这种情况下,孩子有隐瞒、回避一类的反应是很正常的,因为ta的心理此刻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更是格外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

03

基本网络规则的灌输

上面的几个例子,其实就是给我们当父母的敲响了警钟,妈妈爸爸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自网络的基本规则,让这些规则成为孩子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意识。作为成年人,我们有防范意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导,孩子并不会有所防范。

* 安全、正确、适度使用网络;

* 遇到让你觉得攻击性或是暴力色情的信息,及时告诉爸爸妈妈,而后可以让大人联系服务商进行整改;

* 如果有充值或是转账的需要,需要告诉父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 手机微信、qq、短信上的不明链接不要随便点击;

* 不随意透漏个人信息

(就连我在带Belle逛街时常遇到推销产品的销售员,这时我都会非常的谨慎),不要把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秘密发布在网上,因为有无数的人藏在显示屏后面等待猎食一样,这些秘密极有可能被他们所利用,成为攻击人的手段(如果孩子已经会打字会自己使用一些公众平台,一定要教育他们,关于自己以及父母的一切信息千万不能随意透露,包括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电话、密码、父母职业、家里经济状况等等);

*还有一点就是晒照片的时候也不要显示包含有这些信息的字眼。Ps 这点同样适用于一些爱晒娃的家长哦!

* 如果有网友要求见面或是发一些私密图片过去,都是不允许的。这件事轻者属于骚扰,重则属于犯罪行为。

* 家长要教育孩子霸凌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欺凌压榨,是一种很恶劣的行为,发现了有人被霸凌要及时汇报给学校和家长,而同时自己也绝不能去做霸凌别人的“坏蛋”。

除此之外,我也查阅了很多相关报道和资料: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始重视儿童网络安全,像李彦宏介绍说百度推出新的app叫简单搜索,会识别出青少年用户从而控制搜索结果,腾讯应用宝也设计出了“亲子守护”,通过智能感应等手段让孩子健康使用手机……等等。

不过这些科技手段也只能是辅助,远不如父母的正确引导更为长效。希望上面的Tips可以帮到大家在孩子上网安全方面有所启示。我们总是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关于孩子安全的问题一旦发生,不论大小,对孩子本人对家人都是100%的伤害。而网络,就像潘多拉和她的魔盒,带来便捷、美好的同时,也释放着危险和恐慌,希望我们做为成人,能安全、正确地使用网络,并把健康的方式教给下一代,让网络发挥它最大的能力。

参考文献:

http://new.060s.com/article/2013/11/18/819831.htm

2019/20190426A/F0112900.net

2019/20190426A/F0112901.com

En route to a powerful w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