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1)我们的产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首页展示具体,轮番晒出游客在景点的实拍;功能齐全,涵盖目的地/旅游攻略/自由行商城/酒店/社区。
问答社区可以便捷搜索你关于旅游的任何具体的问题,找不到答案,可以进行提问。
专家推荐旅游攻略:跟团游,不自由;自由行,又太麻烦。旅游攻略的推荐,就是专为你要自由,又省心而打造,专业地为你推荐行程攻略。
2) 我们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何能解决?
我们能够解决不知道去哪玩,不知道怎么玩的问题。庞大的资讯交换平台,旅友分享互助社群,专业旅行家的攻略推荐。
我们能够解决因怕孤独寂寞,找不到人玩的问题。我的/窝/游记/问答/足迹/点评/结伴/活动/小组/当地人……蚂蜂窝为用户建造了这么多小窝,让所有人一起建构蚂蜂窝,让人们有一个认识其他人的入口,多关注产生链接,就能和一些情投意合的小伙伴完成一次美好旅游,在路上发生了很多从此不再孤单的故事。
我们能够解决单调沉闷、受限被束缚的乏味旅游,给你一个个性化、富有创意和故事的精彩旅程。蚂蜂窝发起了走进高校的活动,走近年轻人,在高校的学生们是一群朝气蓬勃,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年轻人,一系列活动为蚂蜂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你有很多机会和他们一起。
3)我们的产品对比其他同类产品有何显著特点与不同?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历经数年、把无数旅行爱好者积累起来的内容,分散的App,如旅行家游记、旅游攻略、旅行翻译官、嗡嗡等整合在一起,统一更名为“蚂蜂窝自由行”,蚂蜂窝这个PC端就发展起来的旅行UGC老将,把社区积累和大数据分析结合在一起,能够给提供更精确的服务,比新一代移动端的新秀公司如淘在路上、面包旅行、蝉游记、游谱旅行更具优势。
4) 竞争对手存在哪些弱点是我们能做得更好的?
新一代人们旅游追求的是个性化和自由行,人们不再喜欢不相关也不喜欢的人硬塞在一起去旅游,而追求和喜欢的人一起去喜欢的地方。因此,传统旅行社跟团游的方式受到很大冲击。蚂蜂窝在这点上就能做的更好,平台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一亿的旅行者,2千多万条真实点评,这么庞大的平台,为自由行带来了足够坚实的基础。
同是自由行的平台,和穷游相比,虽然都坚持着资讯的交换和旅行的分享,但穷游的侧重点在“穷”上,也就是追求最经济的做法。经济是好,同时也就有相应的局限,影响到了旅游的质量,不管是时间、路线,乃至于景点都会受到影响。蚂蜂窝的首批用户就是来自于北上广深香港,还有很大一部分海外旅居人士,它是由一群高质量的旅游爱好者凝聚成的群体。更专业的旅游者,更有利于保证旅游的质量。
和携程,去哪儿相比,后两者重点在为游客提供各种票价信息,浓浓商业气息,在旅游景点,人文美食等方面的旅游资讯,不管是存量,还是旅友间的分享和互动都打折扣;蚂蜂窝这方面,依托自身优势,建成一个庞大的旅友分享、互动、互助社群。
与游谱旅行等相比,游谱走上了线路定制的模式,为旅游者提供专业的行程规划,这样在价格上蚂蜂窝就有了优势,性价比高了一截。另一个角度,不管是多么专业,定制始终限制了旅行者的个性化需求。
5)有哪些设计生产中的细节、过程可以体现我们产品的好?
蚂蜂窝蜂首页每天为用户呈现一篇千挑万选的游记,这个设计保证了优质内容享有更高权重,鼓励生产着产出更优质内容服务大众。
蚂蜂窝历经2年对自己的资讯进行结构化梳理,游记中涉及到酒店、饭馆等细小的信息,点击相应名称,内容就会被截取出来,这样得来的评价比猫途鹰的那种简短评价更具有参考性。
6)有哪些实际发生的结果和用户行为可以体现我们产品的好?
有382,000,000次攻略下载;21,000,000条用户真实点评。
分舵遍布全国各地,旅友们积极线下组织蜂影会,分享旅游的照片和经历,或者一起听音乐,看电影,写感想,相互认识成为朋友。
7) 有哪些人、事物、品牌的背书可以体现我们产品的好?
过亿的用户中,精选出的1442位蜂首达人;
制作并推出了各类目的地旅游攻略路书,设计新颖精致,内容丰富详实,给无数自助游爱好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旅行指南,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由孙燕姿代言品牌;有咪蒙、张佳玮、男人装等KOL的推荐;“文艺总裁”著名骑行者张向东、美女作家蒋方舟,痛仰乐队,影视明星赵子琪等参与了蚂蜂窝的定制游行体验。
蚂蜂窝自由行APP入选移动旅行应用总榜的前五名, 荣获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TOP50最佳应用。
与准备毕业旅行的大学生匹配的卖点是什么?
1、搜索引擎搜关键词
据“毕业旅行”进行搜索,在各大平台随之出来的关键词有:
百度:最佳去处 说走就走 路线推荐 攻略
蚂蜂窝:预算三千搞定自由行,去泰国放肆致青春
http://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2339.html
知乎:
2、深度调研报告
来自企鹅智库
2019/20190426A/F0113206.html
报告在东南西北中全国23所高校的约1600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1524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5.25%。
数据显示有85.4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热爱旅游。
在旅游目的地方面,有50%多被调查大学生喜欢户外运动、到野山去,有30%多的人喜欢去森林公园,20%多喜欢去休闲农庄。
在出行范围方面,有53%的大学生选择城市周边或者省内游。
在旅游方式选择上:68%的大学生喜欢自由行。(由于报告是几年前的,数据在今看来过保守)
3、回忆大学时光,自身及周边大学同学的毕业旅行特点
①消费水平低,旅游费用主要来自父母,或兼职或奖学金积攒的私房钱。
②旅游目的主要是观赏风景,感受人文,寻觅美食。顺便晒美景晒美食晒美人。
③旅游时有稀缺偏好:大山脚下的喜欢去看海,大海旁边的喜欢去爬山;看遍自然风光的追求人文历史的底蕴;身处历代古都的向往自然风光。
④出游时,主要有宿舍集体出游,三五好友结伴出游,情侣出游。一小部分和家人出游,极少数个人游。
⑤旅游时基本选择自由出行,很少跟团游。
综上可知,有旅游动机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去哪儿玩最好?怎么样玩才更好玩?还有就是自由和省钱。
匹配卖点
1) 我们的产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首页展示具体而且功能齐全,并展示游客景点实拍,这对喜欢晒美景晒美食晒美人的大学生群体很有吸引力。问答社区和专家推荐攻略,很好解决了大学生喜欢自由行,但是又怕烦的这个痛点。
2) 我们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何能解决?
百度和知乎的搜索显示,去哪儿最好玩?怎么样才更好玩?怎么玩才更有意义?都是大学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蚂蜂窝庞大的资讯交换平台,旅友分享互助社群,专业旅行家的攻略推荐;撒野行动,组建撒野旅行团,成立撒野旅行基金,走进高校,走近年轻人。着让年轻人找到自己的组织,解决了去哪儿,怎么玩更好更有意义的问题。然而,我的/窝/游记/问答/足迹/点评/结伴/活动/小组/当地人……蚂蜂窝为用户建造了这么多小窝,让落单的小伙伴可能找到能一起旅游的伙伴。
3) 竞争对手存在哪些弱点是我们能做得更好的?
蚂蜂窝建立面对高校旅行的基金,推出一系列优惠的定制旅游方案, 对比一些自由行定制线路的公司又很大优惠,对推崇自由行的大学生吸引力十足。
4) 有哪些人、事物、品牌的背书可以体现我们产品的好?
咪蒙、张佳玮、男人装、骑行者张向东、美女作家蒋方舟,痛仰乐队和影视明星赵子琪等的粉丝中,有很大一部分时年轻一代,偶像的推荐,是影响他们选择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文案转化策略
1)文案面向的用户是谁?
面向的用户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2)用户需求是否足够明确、强烈?
根据上面的调查报告显示,毕业旅行普遍存在与大学生当中。旅行的需求明确,是自主存在的刚需。这样的大学生群体,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对于这批人,只要解答了他们关于旅游的一些疑惑,就可促成旅游交易的发生。
另外,对于旅游不太有感的那部分人群,毕业是否旅游不太明确,需求较弱,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对于这部分人,通过更精细的场景植入,在对应的特定场景下激发用户的欲望。
难免还会有一些顽固派,他们视旅游为浪费时间、金钱,甚至是一种跟风的非常不酷的行为(当年我就是这样的顽固派,我的理由是:可以看书看电影看图片,为什么要旅游。比如你去九寨沟了,你看到从沟底看这个世界吗?去珠穆朗玛峰,你能享受到站在峰巅看这个世界的角度吗?你不能,那需要专业的人士!可是我通过看书看报告看图片看纪录片就能啊,所以,我为什么要旅游?)
对于这样的顽固派,是最难对付的,你需要制造某种认知失衡,重构用户认知。简单来说就是给他洗脑。
3)用户所处的场景是否可以直接转化?
①大学城附近地铁广告
不可以直接转化,需要多次跳转。
②蚂蜂窝自由行APP自己的微博。
可以直接转化
③今日头条 推荐页面的信息流 大图广告
可以直接转化
4)用户潜在的阅读时间
①大学城附近地铁广告
5—10秒,属于A类文案
②蚂蜂窝自由行APP自己的微博。
1—3分钟,属于B类文案
③今日头条 推荐页面的信息流 大图广告
10秒内,属于A类文案
炼脑
iliannao
每个人都值得书写自己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