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 98.3%。
如今,新媒体的受众群已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许多中老年人也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成功变身为网民,面对如此巨大的网民数量,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掌握网络话语权,有效引导舆论?拓宽沟通渠道是关键,因此,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都注册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有的甚至还有抖音号、头条号……,这是与时代接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举措,对于扩大部门影响力、方便地方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改变政府部门严肃古板的刻板印象等都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在内容输出的影响力方面,与自媒体运营方相比,官方媒体多半处于下风,究其原因,新瓶装老酒,缺乏创意是关键,而这又与他们缺乏做好新媒体的诚意分不开。
以笔者为例,由于工作原因,单位要求必须加的微信公众号、APP不下十个,然而,点开内容,大多为文件内容的简单复制,语言乏味、毫无新意。长此以往,受众群体必然流失。而在缺乏阅读量时,一些部门竟强制要求本单位及下属部门人员下载安装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在下任务后还要求截图上报、分享朋友圈等,针对这种情况,今年二月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强行关注公众号 基层干群烦透了》,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新媒体形式主义。强制关注、强制下载也许可以让粉丝数字更为美观,但并不不能收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如此本末倒置,不仅于部门发展无益,还折射出权力的任性。
撇开官方与否不论,就新媒体本身而言,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内容风格都大大区别于传统媒体,完成任务似的上传长篇大论文章很难获得关注度,相反,那些碎片化、言简意赅、趣味性强、重点突出的文章往往更受欢迎。新媒体的新,很大程度就体现在它的语言风格上,在新媒体时代,要获得关注度,首先要积极改变语言风格,让内容更通俗易懂接地气。此外要主动创新表现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不只是一段文字,一段有趣的抖音视频、一首原创的主题歌曲、一段反映工作的生动视频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有效传播载体。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做新媒体,就要积极了解受众需求和喜好,自媒体如是,官方媒体亦如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八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新媒体平台不可缺席,因此,相关部门不妨主动思考、积极创新,在新媒体运营上少一些形式多一份诚意!(文/陈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