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应广大校内外学子的强烈求学需求,进一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中国传媒大学将于2018年开设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为新闻传播学科优秀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详细招生简章及报名流程请到官网(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件查看。
其他各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信息将于6月底在本网站另行发布,请感兴趣的同学关注后续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8年暑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突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领域界限,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各级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媒介机构为就业走向,培养拥有多重学科视野,能够胜任各种媒介形态下的节目策划与运营,同时具备采访、写作、导演、编排、拍摄、编辑等多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
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本校本科在读同学报名暑期班者,须自行确保暑期课程安排与主修专业小学期实践安排不冲突,以免影响主修实践学分)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招生条件: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
校外:学生要求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已工作人员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
对符合条件者,择优录取。
【网络与新媒体】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课程不得有不及格或重修,学有余力;能提供新媒体作品(两微一端的制作运营作品)的学生优先;根据绩点成绩择优录取。
校外: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要求全部课程不得有不及格或重修,学有余力;能提供新媒体作品的学生优先;根据绩点成绩择优录取。
已工作人员将根据工作方向、经历及学历背景考虑是否录取。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
三、修业年限:
两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相应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第一阶段 网上报名:
5月25日—6月30日,报名网址http://fxtvs.cuc.edu.cn,网报结束后将对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同学须至现场提交纸质报名材料。
第二阶段 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7月2日-7月3日,所有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提交以下材料:
1、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登录系统,打印《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2018年暑期报名申请表》/《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2018年暑期报名申请表》并签完相关意见后交至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教学评估科(学校东门附近学生活动中心302)。
2、本科在读同学要求附本科成绩单一份。
非本校在读本科同学还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所在学校无固定模板,可下载附件中的在读证明模板填写后盖章。如所在学校有固定模板,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所有网报同学以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为确认报名意向,现场不接收没有进行网络预报名同学的纸质材料,请务必提前网上报名。)
第三阶段 面试及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1、面试时间:7月7日(周六)一班,7月13日(周五)二班(报名材料审核后,需要参加面试名单将另行通知)。
2、公布录取名单:7月8日(周日)一班,7月14日(周六)二班
【网络与新媒体】
1、面试时间:7月9日(周一)(报名材料审核后,需要参加面试名单将另行通知。)
2、公布录取名单:7月10日(周二)
第四阶段 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7月9日(一班,具体请见届时通知)
7月15日(二班,具体请见届时通知)
第五阶段 开课:
7月9日-8月8日(一班,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7月15日-8月10日(二班,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网络与新媒体】
7月11日(周三)(具体安排请见届时通知)
第五阶段 开课:
7月11日-8月10日(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七、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电视学院010-65779262 18611076893 宋老师
教务处 010-65779703 孟老师
八、食宿安排
统一为学生办理临时餐卡,可在学校食堂用餐,住宿自理。
九、辅修学费: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380元/1学分,论文340元/1学分,总计17540元,第一学期收费798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网络与新媒体】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 260 元/1学分,论文170元/1学分,总计 9940 元,第一学期开设19学分课程,收费494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十、开设课程及简介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表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任课教师 |
职称 |
学分 |
学时 |
第一年暑假 |
第二年暑假 |
第二年秋季学期 |
考试考查 |
1 |
摄影基础 |
于然 |
副教授 |
2 |
32 |
√ |
创作作业+开卷笔试 |
||
2 |
摄影构图 |
郭艳民 |
教授 |
2 |
32 |
√ |
创作作业 |
||
3 |
新媒体编辑 |
付晓光 |
副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4 |
非线性编辑 |
刘羽 |
副教授 |
2 |
32 |
√ |
其它:上机考试 |
||
5 |
媒介社会与新闻理论 |
涂凌波 |
副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6 |
理解媒介受众 |
叶明睿 |
副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7 |
视听语言 |
孙振虎 |
教授 |
3 |
48 |
√ |
作品结课 |
||
8 |
电视画面编辑 |
王晓红 |
教授 |
3 |
48 |
√ |
开卷笔试 |
||
9 |
节目类型与写作1 |
陈欣钢 |
副教授 |
2 |
16 |
√ |
开卷笔试 |
||
10 |
融合新闻报道 |
张龙 |
副教授 |
3 |
48 |
√ |
闭卷笔试+创作作业 |
||
11 |
数字新闻学 |
顾洁 |
副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12 |
文化传播 |
吴炜华 |
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13 |
电视新闻采访 |
曾祥敏 |
教授 |
3 |
48 |
√ |
分组完成一个短消息 |
||
14 |
媒介策划与实务1 |
张绍刚 |
教授 |
1 |
16 |
√ |
论文 |
||
15 |
电视编导 |
田维钢 曾祥敏 |
教授 副教授 |
3 |
48 |
√ |
创作作业+编导阐述论文 |
||
16 |
纪录片1 |
张雅欣 |
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7 |
纪录片2 |
何苏六 |
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8 |
节目类型与写作2 |
李智 |
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9 |
媒介策划与实务2 |
高晓虹 |
教授 |
3 |
48 |
√ |
开卷笔试 |
||
20 |
媒介实务3 |
外请 |
1 |
16 |
√ |
实践 |
|||
21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 |
*第一学期选开21学分课程,详见课程表
网络与新媒体 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表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任课教师 |
职称 |
学分 |
学时 |
第一年暑假 |
第二年暑假 |
第二年秋季学期 |
考试考查 |
1 |
摄影技术与艺术 |
于然 |
副教授 |
2 |
32 |
√ |
创作作业+开卷笔试 |
||
2 |
画面构图学 |
郭艳民 |
教授 |
2 |
32 |
√ |
创作作业 |
||
3 |
新媒体编辑 |
付晓光 |
副教授 |
3 |
48 |
√ |
开卷笔试 |
||
4 |
非线性编辑 |
刘羽 |
副教授 |
2 |
32 |
√ |
其它:上机考试 |
||
5 |
电视节目策划 |
张绍刚 |
教授 |
1 |
16 |
√ |
论文 |
||
6 |
新媒体用户导论 |
叶明睿 |
副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7 |
视频摄制 |
孙振虎 |
教授 |
3 |
48 |
√ |
作品结课 |
||
8 |
视频编辑 |
王晓红 |
教授 |
3 |
48 |
√ |
开卷笔试 |
||
9 |
融合新闻学 |
顾洁 田维刚 |
副教授 副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10 |
节目类型学 |
陈欣钢 |
副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1 |
网络文化传播 |
吴炜华 |
教授 |
2 |
32 |
√ |
开卷笔试 |
||
12 |
融合新闻报道 |
曾祥敏 |
教授 |
3 |
48 |
√ |
分组完成一个短消息 |
||
13 |
媒介与社会 |
涂凌波 |
副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4 |
直播与现场报道 |
张龙 |
副教授 |
3 |
48 |
√ |
闭卷笔试+创作作业 |
||
15 |
视频编导 |
田维钢 曾祥敏 |
教授 副教授 |
3 |
48 |
√ |
创作作业+编导阐述论文 |
||
16 |
传播概论 |
曹培鑫 |
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7 |
优秀作品评析 |
何苏六 |
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8 |
创意写作 |
李智 |
教授 |
1 |
16 |
√ |
开卷笔试 |
||
19 |
媒介融合与创新 |
高晓虹 |
教授 |
3 |
48 |
√ |
开卷笔试 |
||
20 |
新媒体前沿 |
外请 |
1 |
16 |
√ |
实践 |
|||
21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 |
* 课程将根据实际情况选开3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19学分)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