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20日,“百度正式取消新闻源数据库机制”重磅营销界消息之后,3月23日晚,微信官方悄然推出了“微信指数”功能。腾讯方面定义其为微信官方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据微信介绍,微信指数依托于微信海量数据的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工具“微信指数”应运而生,微信开放大数据能力,希望能给个人或企业提供更多参考价值:一方面,“微信指数”可以对关键词搜索的趋势进行展示,另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舆情信息、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数据特征。来来来,看看微信指数如何使用先?step1、打开微信。在顶部搜索框内输入“微信指数”四个关键字。step2、点击“微信指数”进入主页面,然后再点击微信指数里面的搜索框,输入自己想要的关键词得出的数据。step3、目前微信指数只支持7日、30日、90日内的三个阶段的数据,最早只能搜索到2017年1月1日开始的指数。或者你也可以:在微信客户端最上方的搜索窗口,搜索“xx微信指数”或“微信指数xx”,点击下方“搜一搜”,也可获得某一词语的指数变化情况。再来看看微信指数的应用场景~据微信方面称,微信指数的应用场景为:一、捕捉热词,看懂趋势微信指数整合了微信上的搜索和浏览行为数据,基于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形成当日、7日、30日以及90日的“关键词”动态指数变化情况,方便看到某个词语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趋势和最新指数动态。二、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微信指数可以提供社会舆情的监测,能实时了解互联网用户当前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舆论焦点等等,方便政府、企业对舆情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三、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微信指数提供的关键词的热度变化,可以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比如日常消费、娱乐、出行等,从而对品牌企业的精准营销和投放形成决策依据,也能对品牌投放效果形成有效监测、跟踪和反馈。下午茶刚刚在【微信指数】搜索了BAT三位大佬,详见下图↓↓微信指数显示,马化腾、李彦宏两位大佬的微信指数在“20-30万区间”,马云的微信指数则超过862万。不愧为马大婶哦~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微信指数并没有以“微信小程序”的形态出现,这一指数目前并不能实时表现关键词的热度变化,昨晚国足以1:0战胜韩国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朋友圈形成了热烈的刷屏,当今天中午下午茶搜索“国足”的微信指数之时,微信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大家都知道,早在腾讯之前,BAT的另两家在已经有相应产品,百度在2006年7月29日,上线百度指数1.0测试版;2007年11月29日,百度指数1.0正式上线;2013年12月23日,百度指数上线2.0版本。淘宝指数于2011年年底上线,2016.3.23正式下线取而代之的是300元一年的生意参谋。对比成熟的百度指数和淘宝指数,微信指数还需要一个成长完善期,比如分析维度,词条的丰富度,以及两个及以上词条交叉分析等等。微信官方也表示,目前微信指数还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功能,接下来也会慢慢优化改善。希望通过这一功能能帮助企业或自媒体完成更精确化营销。不过,下午茶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移动营销尤其是微信营销的风起云涌,微信指数必将成为将其再度推向风口浪尖的新军,更不会亚于百度指数于web时代对市场营销界的重要意义。如此来看,腾讯此番布局,真是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