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已死总编已死总编辑陈朝华请辞互联网教父的痛与悟

丨雷昊天 来源丨传媒头条(ID:cmtt6636)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日据蓝鲸传媒报道,搜狐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渐撤除内容部门,并不再设置编辑岗位,将新闻门户定位改为自媒体平台。此外,搜狐副总裁、总编辑陈朝华或将辞职。

但经搜狐CEO张朝阳证实,陈朝华确实正考虑新职业发展选择,但不会裁撤内容编辑部。张朝阳坦言,“搜狐新闻编辑流(即人工编辑推荐新闻)不是减弱,而是要加强,加强编辑流的新闻内容选择的水平和价值观。”

资料显示,陈朝华1969年出生,1992年大学毕业入职《南方周末》,历任南方都市报副总编、常务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2014年1月,被任命为《南方都市报》总经理。

2015年初,陈朝华加盟搜狐,出任副总裁兼搜狐网总编辑,被誉为搜狐改革的“第一枪”。陈朝华加盟搜狐时表示,“我的内心也曾纠结过,但我还是很愿意一试,人生不能留下遗憾。”

报道称,陈朝华接下来仍然会选择做内容,预计将在2017年1月公布最新去向。陈朝华与搜狐媒体副总裁樊功臣等人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陈朝华不能改变现状,于是就决定退出。

有统计显示,从2002年至今,搜狐先后更替了包括李善友、于威、刘春、吴晨光在内的4位总编辑。从2003年至今,网易也先后更换了包括李学凌、李甬、唐岩、李莹、陈峰在内的5任总编辑。

门户部分总编辑的频繁更换与个人职业发展相关,也有因与创始人的理念存在分歧离职。之前新浪正式取消总编辑岗位的消息也一时间引起业界关于门户网站是否需要总编辑的大讨论。

伴随着门户网站向内容平台的转型,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的升级,经典的总编辑已死,经典意义上的总编辑必将让位于首席内容官。总编辑这个岗位早就开始做内容管理以外的事情。

过去数年里,搜狐错失了微博、移动社交等重大机会,在视频、搜索等领域也没有取得领先,有人说,这与张朝阳习惯“后仰”式管理的风格不无关系。因搜狐总是以跟随者的姿态采取跟随战略,有媒体也给贴上“千年老二”的标签。

作为昔日四大门户之一的搜狐如今却面临广告业务的颓势。根据三季报,搜狐品牌广告营收为1.11亿美元,同比减少27%,环比减少2%。

其实,搜狐新闻也是最早发力自媒体和智能推荐的客户端产品,但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无论是其入局还是分拆新闻业务似乎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搜狐今日发声明称,搜狐不裁撤内容部,甚至要加强新闻编辑流,搜狐对新闻内容的展示方式进行了调整,采用“编辑流+信息流”的模式,不难看出,搜狐与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的做法如出一辙,那就是人工+机器,两手都要做。但如今,局势已经定格,想要搅局恐怕得相当费力。

而今日讨论的另一点,则是对搜狐新闻业务的分拆。

今年9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网易将通过分拆新闻业务融资3亿美元,融资形式可能通过在美国 IPO进行,但也可能直接出售新闻业务。目前该分拆还处于计划阶段,网易正在寻求与潜在买家谈判。

与网易类似,前搜狐新闻客户端总经理,现凤凰网副总裁、凤凰新闻客户端总经理岳建雄今日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搜狐门户完全可以独立拆分转型,产业类频道内容编辑是可以保持影响力的同时自负盈亏的,当然前提是从内容到销售整个组织架构的调整,内容即广告。”

早在去年,张朝阳在内部演讲中指出,传统门户时代已经过去,搜狐要全方位走向一个自媒体改革。作为中国最早的门户之一,搜狐对门户的改革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门户未来的发展,但一个明显的观点是,在移动社交网络大放异彩的今天,慢半拍可能失去的是半壁江山。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微信号:cmtt6636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阅读原文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