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都失业了以后的新闻都是机器人来写吗

一大早看到两大新闻机构的裁员新闻。

第一条是关于凤凰网的。凤凰网CEO刘爽的一封内部信被曝光(这种内部信曝光的玩法已经被PR玩坏了),信的主要内容就是裁员和转型。不过裁员的具体人数目前没有详细数字,据同行新浪网的消息,预计将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员工将被裁掉,被辞退的员工可以得到3个月的补偿金。

第二条是彭博新闻社。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资讯供应商,彭博社年年营收将近90亿美元,可谓财大气粗,但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近期彭博社将计划裁减90名员工,绝大多数都是编辑,占全球采编团队总数不到5%。

媒体行业的不景气已经有些日子了。最开始,以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为代表的四大门户在2000年前后的崛起,然后纸媒就江河日下,广告收入锐减,最先受到冲击的是都市报、紧接着新闻类杂志也风光不再;当大批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们纷纷门户没过几年,门户又衰落了。

门户的衰落是必然。为什么这样说?

新闻门户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本质在于,一是内容海量,富媒体形态,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导入大量信息;二是读者可以自主点击阅读,而非传统媒体线性编排方式。除这两点之外,门户和传统媒体并没有多少本质区别,甚至可以把门户视为传统媒体的极致版本。

那么,门户这样一种媒体形态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1、 信息超载。在信息贫乏的社会,用户初次接触门户可能还觉得很新鲜,但是时间一长,海量信息导致的信息超载,以及由此引发的信息焦虑,会让用户感到厌倦不堪。你可以看看手机上下载的新闻APP有多久没打开了。

2、 优质内容稀缺。门户只是改变了信息的呈现和组织方式,并没有直接提升信息本身的质量。由于门户基本上靠转载传统媒体内容起家,虽然近年来国内一些门户网站加大了对原创内容生产的投入,但是你可以看到目前最优质、第一手的消息来源仍然还是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的权威性仍在构建之中。

如果媒体接二连三地裁员,那么以后谁来提供新闻呢?

1、 在中国,传统媒体仍然扮演新闻发源地,他们仍然将提供大量的时政新闻和财经数据。

2、 垂直领域的专业媒体、咨询公司将提供专业新闻,比如我的钢铁网提供了最权威的钢铁市场咨询,36KR几乎包揽了北京地区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动态信息发布。

3、 自媒体将提供更多的评论性报道,将成为观点贩卖的自由市场。

4、 政府、公司机构的传播部门将日益脱媒化,从过去依赖于媒体传播转为自我传播和营销,大家看看海尔、万达、万科的自媒体号就知道现在的公司传播部门的新媒体运营实力了。

5、 不要过于相信所谓的用户产生内容(UGC),这种方式本身非常零碎,最关键的是其所发布的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立场,信息的真实性也需要核实。

所以,尽管有很多媒体都在裁员,但是记者和编辑们这个职业也并没有没落,他们不过是换了一个东家,继续报道新闻。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