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个月在几大自媒体平台创作了一些内容,各大平台都悉数的度过了新手期,有点像打网络游戏,完成了新手村的任务,可以去探索更广大的世界了。所以就萌生了写一篇文章的想法,除了给自己留点念想意外,也想分享给有打算经营自媒体的伙伴作为一些参考。
但我这里没有的是,速成的攻略或者说为了通过而做的内容。有些事情,一旦陷入到为做而作的地步就会让人觉得尴尬和无聊,这是我的观点。
经营思路
好,言归正传。我经营的思路有如下几点
经营自媒体这件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经营自媒体,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整理清楚,可能这条路很难坚持下去,或者容易走偏。对于我来说经营自媒体,一个是对于我自己思路的整理以及给自己一个坚持创作的“压力”。二是我很喜欢这种自由的创业方式,也许不会很快,但是我相信通过的积累和努力,未来一定会有结果。而结果无论是经济收益还是粉丝量还是阅读量还是各种指数,只是衡量我个人成长情况的一个度量衡,并不是最终目标,我知道我做着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自己能力或者说心力的成长。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整理清楚,不太建议开始,不过也可以边走边整理,但是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运营者是整个媒体的核心,需要非常清晰自己为什么出发!就像唐僧取经为什么能成功?一路上不管妖魔鬼怪,徒弟翻脸,还是面对各种诱惑,他永远的回答都是: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
以视频为主,文章为辅的经营载体
我在过去的22天里,一共正式发文11篇,7条视频,4篇文章。其中10篇内容得到了平台的推荐。为什么我会选择以视频为主要的经营载体。
第一,源于我的爱好,我个人是很喜欢拍摄和剪辑制作一些视频,虽然还属于新手,包括拍摄、剪辑软件、后期制作软件都是靠自己自学和摸索,从这一点来看我是有热情的。
第二,从大环境的趋势来看,未来短视频一定会是自媒体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我有在通信行业的朋友告诉我,2018年5G就会商用,到时候网速是1G/秒,什么概念?就是一秒钟一部电影的节奏。而且到时候流量资费也会大大降低,所以用流量看视频不会再是什么土豪行为。
第三,从用户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带来的信息爆炸,用户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而视频这个载体在同等时间上获得的信息量远远高于文章、图片或者录音等手段。所以当用户使用流量的成本足够低的时候,用户会越来越大量的使用视频这个媒介获取和传递信息。另外咱们从平台允许无限发送视频这件事来看也说明了平台也非常重视视频内容。
原创是我不二的形式
从上图可以看到,我原创度基本是满的,虽然的我文章点击量和阅读量普遍都是几百,并没有很高。但所有的内容都是经过我亲手写出来的或者处理过的。转载的内容都是自己剪辑过,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出来。
我个人认为自媒体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提供给了每个人平等的空间和机会去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影响这个世界。
其实我在半路也担心自己阅读量不高,不知道何时转正,我还追过几天的热点新闻,因为我知道热点新闻可以得到大量的推荐。可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非常累,而且做的不开心,有点陷入了为了数据或者数字做事情,违背了我的初衷。
于是我及时的调整,因为我想到原创的内容,我做的再烂,再难看,那也是独一无二,无法被复制的。这个时代早就不缺少精美或者吸引眼球的内容,而真正缺乏的是个性,是性格。原创的内容可以展现我的个性、视角和人生观,我原创的内容对于我自己来说,每一条都是头条!
还有一点就是人工智能时代正在逼近我们,未来只要是涉及重复性的劳动都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所以做自媒体,还花时间做简单的内容搬运工真的挺不值的。
内容选择的原则
关于我的媒体内容,我有如下原则。
是我自己热爱的。这一条在我的每一条经营思维里都会有,我认为只有关注好我自己的爱好、长处和成长需要,我才能长久的在这条路上发展。积极正面,锁定范围我发布的内容基本都锁定在创业、科技、电影这几个领域,这是大家都会比较关注的领域。另外这些领域的正面内容,可以提供很多价值。比如说我更新的人工智能提到未来的发展,社会的形态,还有罗永浩的创业心理历程,对于生活、工作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总是会推动大家积极正面的去看待生活这件事情。
好,林林总总说了这么一大堆,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经营思路模型,就是回答好如下几个问题
我是谁?
我要去哪?
我要怎么去?
而且在经营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用这几个问题审视自己,直到内心有个声音说:恩!就这么干,我很满意,我也很开心。
愿我们都可以活出自己、开心运营自己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