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你一定没少见某位微信好友在朋友圈晒写作习练,宣告自己加入了某个写作学习群。
你也一定没少见某些人有规律地发成长感悟,很可能是TA参加了某个成长群,宣示自己正在蜕变。
而我们相信,你自己也加入了不少类似的社群,兴许正在自律学习、暗暗较劲、找寻自我价值。
是的,这一年,我们展现出了空前的学习热情,我们爆发出了极度的自我成长渴望,我们由此见证了“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大爆发。
什么是学习成长型社群?
我们认为,它是当今社群热下,一群有着相同气质调性的人,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方式和目标而组成的社群。
学习成长型社群的核心价值都是提高成员的技能水平或知识素养,但是每个社群在具体定位、人员构成和组织运营中又有各自的特色。
根据不同形态,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自我成长类——坚持学习,持续成长
自我成长类社群满足的是个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提高知识素养的需求,通过社群的力量来增加学习积极性,往往从某项具体的技能入手组建而成。
比如李笑来社群的共同写作、行动派社群的协作创新、秋叶社群的PPT制作、ScalersTalk社群的英语学习等。
这类社群强调学习过程比学习成果更重要,注重习惯的养成,让大家在学习中发现不一样的自我。社群成员的协同和互动较强,可以为了目标一起行动。
比如Better Me社群围绕“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理念,通过连续打卡升级的方式,让成员在小组内互相陪伴和监督,变成更好的自己。
好报写作社群把写作当做一次心灵禅修,让大家在写作中认识不一样的自我。
为了让成员切实获得提高,这类社群往往有着系统的运营程序,设有严厉的群规,相当于一个虚拟的课堂。社群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组织和监督。
比如Scalers本是学计算机出身,但是他组建的社群却是英语口译学习,靠的就是规则下的互助自学。
而在芝士会中,成员的录取与淘汰有一套程序,就算群主也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去留或许多事情的走向。
2、读书求知类——以书会友,有书共读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读书成为一件奢侈的事,而读书类社群便是以推荐书籍和知识导读为核心,帮助大家提高效率,节省知识获取成本。这类社群往往与自媒体挂钩,本质上是内容创业。
比如十点读书以公众号为载体,有书共读和樊登读书会以APP为载体,对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利用音视频等多媒体传播来获取流量。
这类社群在组织上往往比较松散,多是以书籍为媒介的虚连接,社群不具有封闭性,只要爱书的人都可以加入。大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读书心得,拆解书本内容,并结交志同道合的书友。
比如在有书共读APP上,个人可以加入共度计划、发现好书、进行话题讨论等。
线下读书沙龙是此类社群最主要的活动形式,社群在各个城市都建有分会,会不定时邀请社群自身的IP或作家进行主题分享,营造社群氛围,如吴晓波书友会和樊登读书会都分裂成大量的自组织。
这些活动和线上的知识相结合,有助于社群品牌的树立和推广,并成为社群变现的基础。
3、女性生活类——大胆爱美,共同提升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女性的崛起,她们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也很重视个人的成长,积极性很高,成为学习型社群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女性生活类社群多以城市独立女性和中产阶级群体为主,本身经济基础比较好,有能力投入到对自我的提升上,并且能从社群中获得更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女性社群的学习内容不局限于单纯知识的获取,而是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培养。
比如趁早社群的跑步健身、荔枝汇的美容沙龙和下午茶、面包公社的烘焙等。成员们通过参加社群来互相影响,提高生活品味,追求人生态度的改变和精神修养的提高。
这类女性生活社群的价值观往往都很有感染力,再加上丰富的社群活动,成员们的粘性很强。
比如“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口号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其组建的香蜜会社群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裂变,有1.2万会员。
私席社群的口号是“只关注美丽和美好”,提倡大家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发光的事,很容易形成对灵魂的触动。
4、创业服务类——分享干货,创新思维
随着大众创业潮的兴起,专门面对创业者的学习型社群也应运而生,主要以讲述互联网领域知识、分享创业实践干货和拓展创新思维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在线课程分享和线下自组织学习相结合,帮助创业者提高认知和掌握技能。
同时,他们还常将学习过程与投融资、人脉和资源对接等活动结合于一起。
这类社群以李善友的混沌研习社为标志,其定位就是要办一所全新的互联网大学,为创业公司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
受李善友理念影响的投资人冯新,创办了碳9学社,侧重竞争性学习过程的训练,满足创业者的成长需求和深度社交需求。
而从研习社分裂出来的学霸十三妹社群,开设了专注为创业者做知识服务的内容直播间,也在疯狂生长。
学习成长型社群虽然可以细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但其需要的相互陪伴、相互监督,以及学习成长背后抵御知识焦虑和内心孤独的深层需求,导致这类社群特别重视某些特定的运营策略。
具体都有哪些运营策略?我们明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