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iri、Alexa和不断扩充的机器人大家族引领的AI手机应用和设备的崛起,将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的数字生活,比如购物、浏览互联网和消费内容产品?
在这份报告中,Verto Analytics分析了过去12个月收集的专有数据,研究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智能手机上的消费者行为。
关注点包括:
美国顶级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索引,包括关键性年增长数据
消费者是如何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的
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的一天
过去一年,Verto Analytics公布了不少关键性研究,这些研究旨在确定并追踪处于疾速变化中的消费者行为,尤其是在移动端上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受众研究不仅仅只是将用户行为进行量化,并且将理解数字消费演变进程作为目标之一。
从但平台上多任务处理的兴起,到对数字消费产生持续影响的跨设备使用方式,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用户习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这得益于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不断缩短的设备创新和迭代周期;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的兴起,还有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移动端应用程序,这些都影响了消费者对数字设备的使用习惯。
当前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正在处于另一场消费者行为大变革的进程中?
过去几年,我们目睹了AI应用程序的兴起,它利用基于云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支持新一批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在很多应用场景中,亚马逊Alexa这样的AI个人助手正在取代旧的应用,并为数字化内容和日常工作提供不同以往的用户体验。
这些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更具体的、衔接更为流畅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完成诸如看新闻、天气或导航等活动。
而且,新应用程序和服务并不是AI唯一涉足的领域:安装安卓和苹果iOS系统的设备,它们用户界面也在迅速升级。把这些服务当做完全不同的概念来看待,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人们在现实中到底是如何使用这些AI应用程序的。
虽然AI应用程序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现有的早期用户数据可以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测,并且支持我们做出的,哪些应用能够在市场上普及的预测。
一些概念解释:
人工智能——从广义来说,AI这一概念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产出的其他智能元素。
多任务处理——Verto Analytics将多任务处理过程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至少同时使用四个应用程序,并且这些应用程序至少在进行七个不同的活动(或者是在不同的应用上切换)。
跨设备使用行为:同时操作多个设备,例如一边使用智能手机一边使用电脑。
用户量增长参差不齐
过去一年Siri月活跃度下降了15%,Alexa用户数增长325%
在2017年5月,Verto Analytics编制了首个个人助理应用程序指数,按照其受欢迎程度,将从Siri到Alexa的一系列AI个人助理应用进行了排名:
从数据图中可以看出,在过去一年里,在某些应用程序中,使用个人助理程序的用户数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但这也伴随着一些主要产品用户数量的停滞不前,甚至是下降,这些产品包括苹果的Siri和三星私人助理应用S-Voice。
虽然从月覆盖用户数量来看,Siri仍然是排名第一的个人助理应用,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Siri的月用户数量下降了730万(几乎是其用户总量的15%)。
与此同时,用户参与度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Siri的“用户粘性指数”(日用户和月用户量的比值,是一个用来量化用户参与度的指标)从21%降到了11%,下降了将近一半。
过去一年,虽然谷歌旗下产品的受欢迎指数出现了小幅增长,但像微软Cortana和亚马逊Alexa这样的新产品,正迅速得到市场接受。尽管,Alexa的用户数量还相对较小,但在过去的一年里,其月覆盖用户数增加了325%(从80万增加到了260万),并且用户黏性指标也增加了超过一倍,从10%增加到22%。
Cortana的月度覆盖用户数量也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从20万增加到了70万(增长了350%),用户粘性评分从19%上升到60%。
注:粘性分析,Verto Analytics用来衡量用户的参与度的数据,即“用户在第二天继续使用该服务的比率是多大?”,粘性是通过计算平均日用户和没月总用户的比值得出的(即DUU/MUU)。
消费者如何使用个人语音助理
用户数据是十分宝贵的,但并不能用于详细描绘消费者行为。
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个人助理的使用到底有多普及?这些应用程序的用途是什么,实际使用频率又是多少?
Verto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5月份,美国有44%的智能手机(这些手机用户为18岁以上成年人)安装有一款,在该时间段内至少被使用过一次的个人助理应用。虽然这一数据大于搜索类应用程序(搜索类程序的数据为37%),但它仍然远远不如网页搜索的数据,即87%的手机装有一款网页浏览器,并在这一时段内使用浏览器登陆过搜索引擎网站。
图表:美国3种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安装量(2017年5月)
图表:美国用户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2017年5月)
尽管44%的手机安装,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了个人助理应用,但 Verto Analytics 的分析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这些应用程序上投入的时间(占总使用时间的百分比)仍然很小。具体来说,每位用户每月平均的使用时间为12分钟,也就是说,不到用户在智能手机上花费总时间的0.1%。
真实情况是,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在这类应用上花的时间更少了:虽说个人助理应用的平均用户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但事实是,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间在该段时间内呈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的用户基数仍然很小,并且可用内容和使用情况都很有限。
我们预测在未来会有更多用户开始尝试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因此观察这些产品用户参与度的发展趋势是很有意义的。
图表:美国个人助理应用的用户数量以及使用时间
使用个人助理前后
消费者还使用哪些应用?
Verto Analytics对消费者活动进行了漏斗分析,以确定消费者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之前和之后使用过其他哪些应用。
基于个人助理应用经常用于搜索信息的假设,我们进行了第二个漏斗分析进行对比,我们分析了用户在使用搜索类应用/搜索网站前后使用的应用程序。
对个人助理应用的漏斗分析显示,在使用个人助理应用前后,谷歌应用程序主导了消费者行为:Chrome浏览器、谷歌地图和Google Play商店,在漏斗两端用户主要使用的3个应用程序。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谷歌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个人助理应用程序(如上图中的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索引)。我们在2017年2月的报告中也指出了这一趋势:多任务处理和移动应用已经成为衡量消费者行为的新方法。这表明,以谷歌为中心的应用和服务的开发,是消费者多任务行为的核心。
YouTube和Netflix也表明了另一种有趣的可能性:谷歌的个人助理应用通常会与Chrome cast和Google Home hub等家居设备一起使用吗?除了谷歌的生态系统之内的应用之外,Safari、Facebook和Facebook Messenger都是使用个人助理应用前进后,用户使用的十大应用之一,但在整体活动中所占的份额要小得多。
尽管扎克伯格在去年春天发布了著名的Facebook Messenger平台,但该平台在我们的漏斗分析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虽然Facebook在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前后使用的应用中都占了约4%的份额,但Facebook Messenger只占在助理程序后“立即使用”的应用的1%左右。至少目前来看,Facebook Messenger机器人应用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与其他个人助理应用程序几乎没有互动。
个人助理应用的主要定位是娱乐和导航。我们的漏斗分析表明,消费者使用个人助理应用进行导航(如使用谷歌地图),可能还会通过助理应用访问家中的娱乐项目,比如Netflix和YouTube之类的应用在分析中也出现了。
当我们将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的漏斗分析与我们对搜索应用进行的漏斗分析进行比较时,这种行为就尤为明显了。首先,谷歌地图在搜索应用的漏斗分析中,占很少的比例。
分析如下图(2017年5月):
图表:个人助理应用漏斗分析图
图表:搜索应用漏斗分析图
注:漏斗分析,是指我们在这篇报道中关注了消费者在使用“个人助理应用”之前和之后,分别使用了哪些应用程序。
谁在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
Verto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女性(占用户总数的54%)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的频率略高于男性。有趣的是,我们也发现了年龄较大的人群使用个人助理应用呈上升趋势,尤其是45-54岁和55岁以上人群。
事实上,Verto的数据显示,个人助理的“超级用户”(这些用户平均每月花在个人助理应用上的时间是普通用户的两倍)是52岁的女人,她每天花费1.5个小时在助理应用上。
图表:用户在三种APP上花费时间统计分析
私人助理应用的一天
我们将个人语音助理应用程序的“一天”,与典型搜索应用程序或网络浏览器的一天进行了比较(注:用户在个人助理应用上花费的时间,比使用搜索应用和网页浏览器的时间要少得多;下图表显示了每个类别占总时间百分比)。
如图所示,个人助理应用程序在上午10点、下午1点的活动中出现明显的峰值,并且在晚上(下午2-7点)这段时间持续上升,直到夜晚休息时间。
相比之下,搜索应用程序和浏览器都一整天呈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从早上5点开始,到晚上10点达到峰值。
由于之前的漏斗分析显示,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前后,谷歌地图是最常用的应用之一,因此,在上下班时间和午餐时间,个人助理应用活动激增:用户通常在一天的这个时间段外出行动。而且,随着用户在傍晚的时候回到家中,他们可能会由个人助理转向家庭智能设备,如亚马逊Echo或者Google home。
当下私人助理应用的发展趋势
基于Verto Analytics的数据,我们认为当今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的消费者行为发展趋势如下:
1. 像Siri和S-voice这样基于手机的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下滑,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其导航和地图功能(正如我们的锥状分析图所示)。
消费者是否会为进行某些活动而选择使用专用硬件设备?从目前专用型助理设备,例如Google Home和亚马逊的Echo,的流行程度来看,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专用助理设备——至少在家用设备方面是这样。
2.与其他类型的应用相比,消费者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虽然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的设备量约为搜索网站的一半,但平均而言,用户使用个人助理应用的时间比使用搜索网站的时间还要少得多。
3.Verto Analytics的使用人群统计数据显示,个人助理应用程序的用户群偏向于年长女性,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分析数据显示,在清晨、午餐和下班通勤这些时段中,个人助理应用使用量最高。
个人助理应用的“超级用户”们是否全天都会使用这些应用程序呢?不论怎样,我们都是在这一特定人群中,即年长女性,观察到个人助理应用用户使用量和参与程度的上涨趋势和峰值的,通常而言,这一人群并不是应用程序发展初期的主要使用人群。
4.个人助理应用还没有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这意味着它们在广大消费者日常的数字生活中尚未发挥关键作用。移动端的其他应用类别,比如游戏和电子商务,已经在客户中培养了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使用习惯(这是根据每月用户在这些类别的应用程序上的使用时间而判定出来的)。
而个人助理应用虽然常常被自动安装在移动设备上,却尚未获得用户的认可。尽管,Alexa和Cortana等新一代应用程序的早期数据显示,用户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显示出其具有的增长潜力,尤其是考虑到个人助理应用、设备的生态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将逐渐适应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和服务这样的大趋势。
私人助理应用生态系统的发展前景
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和三星等科技公司巨头,皆已推出了一系列个人助理应用程序、服务和设备,利用差异化策略来开发这一新市场。
脸书选择专注机器人生态系统——Facebook Messenger平台;而亚马逊则发布了一些列应用程序和设备,以适应不同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但是,正如我们在前述的指数排名中所看到的那样,面对受人追捧的“新兵”Alexa和用户量在减少的Siri,谷歌作为这一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了一块有价值的发展空间。谷歌的多款产品都跻身于我们的指数榜单,这包括Google Allo、Google Now和Google Home,这些产品的月度覆盖用户数量和用户参与度都在逐步增长。
多元发展策略尚未被其他任何一家上榜公司所采纳;面对着日益增加的竞争,谷歌可能会试图整合其不同类别的个人助理应用程序以及用户群。在其研发的自动化家居设备的配合下,谷歌的多元战略也有可能帮助其主宰整个市场。
随着个人助理应用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它将不可避免地推动用户界面、主屏幕和语音互动等领域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移动端设备的使用模式正在飞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企业不断地涌入市场,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将最终决定哪些应用、服务和设备能够取得成功。
(本文转载自:腾讯AI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