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线直播已经成为最受资本追捧的一个风口。一些直播平台甚至声称,自己签约的主播,年薪达到上千万元。主播们的日子真有这么红火吗?
直播数据注水是行业潜规则,直播间中的很多“人”都是机器人“僵尸粉”。不仅粉丝能刷,礼物也能刷。直播中网红主播得到用户赠送的礼物,有一半都是这些主播的运营团队扮作“托儿”送的。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往往在从众心理下跟着“对刷”,送主播礼物。
“数据靠刷,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主播“大礼”半数靠“刷”
在多数情况下,给女主播送大礼的并非普通观众,而是经纪公司执掌的公会和直播平台之间的交易。“你以为真有那么多土豪闲着没事给主播送赛艇、飞机、鲜花?很多用户送礼物都是在其他观众带动下的从众行为。”
网络主播的入行门槛低,电脑、美颜摄像头、高品质的音响设备是“三件套”,但要走向金字塔顶端却极难。当红主播为平台带来了超过90%的受众,他们是流量最主要的入口,也是平台的核心资源。不同于传统视频网站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秀场直播唯一的“摇钱树”就是主播本身。用户向平台购买虚拟礼品为主播打赏,再由平台与主播进行分成,这是平台和主播的重要收入来源。一般来说,平台与主播的分成比例为“五五分成”,很红的主播可以拿到“三七分成”甚至更高。
经纪公司与直播平台私下商定协议,以超低的内部价格,甚至不用付钱,用“水军”账号给旗下的主播刷礼物。主播和平台虽然不能直接获得收益,但能惹得一些不明真相的“土豪”拿真金白银“对刷”,也能让主播人气飙升,争得更多流量。“打个比方,直播平台花1000万元签一个网红,钱交给网红经纪公司。经纪公司再拿1000万元去直播平台上给这个网红买礼物打赏。这样一来双方其实都没有花钱,但网红的直播间却热闹得不得了,流量也上来了,其他看热闹的观众也会跟着一起送礼物。”
开始在直播平台间游走的网红们,他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延长自己作为网红的生命周期,这也是他们关注各个平台差异化运营模式并开始尝试与网红孵化器合作的重要背景。
以papi酱为例,在papi酱身上,有人看到短视频风口,有人看到网红钱景,有人看到粉丝经济,有人看到个人IP时代渐成事实。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却是,与papi酱同时走红的不少网红却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细心的人会发现,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采用了口碑、创作力、影响力三大指标的综合得分排名,排名第一的王思聪在口碑和影响力上遥遥领先,但在创作力上,papi酱却高居榜首,甚至高出王思聪近6个分值。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王思聪与生俱来的资源和影响力,那么,缺少创作力的网红很可能就是15分钟即灭的蜡烛。
网红和网红经济并非新鲜事物,而是早已有之,最早的网络文学作家痞子蔡是网红,各色论坛里的意见领域是网红,博客时代的博客红人,微博时代的大V都是网红,但他们很难将将上一个世代的影响力延续到下一个互联网世代,所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决定了网红的易碎性。
?
同时,网红和网络经济之所以时至今日才引起热议和广泛参与,是因为在此之前主导网红产业基础的互联网平台和媒介企业没有探索出可行的反哺机制。伴随直播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打赏机制,以及媒介企业把网红作为营销工具所给的赞助机制的形成,围绕网红的商业生态开始形成,解决网红的易碎性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
自媒体的下一个拐点是直播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直播app已达到1000多款,拿到融资的当然也不少。直播平台的爆发间接地将原本碎片化的流量更加分化率,这种分化不是聚集到以公众号为主体的自媒体身上,而是以颜值和演技著称的主播网红身上。
相信不少自媒体人看不起那些只会漏胸和晒颜值说些黄段子的年轻主播们,觉得他们是low逼,脑残,智障……但你不得不佩服这些主播们的勤劳和无所畏惧。而这个是你做不了的或你不屑于去做的。即便你去做了也不一定能做到他们那样,可以随性发挥,与围观者自由交流。将自己好的一面、丑的一面完全曝光于公众之下。他们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才是“屌丝经济”,什么才是亚文化,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他们喜欢的。
papi酱只有一个,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奇葩说也只有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又爱表现的人毕竟少数,即便模仿的再好,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失败。
写公众号也好,直播也罢,归根结底都是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体现。你很难去衡量一篇公众号文章的传播价值大于一场直播秀的价值,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取用户,获取流量。虽然有不少人质疑,主播的粉丝量很多都是刷上去的,即便如此,我想直播刷粉的价值也是大于公众号刷粉的价值。原因很简单,一场1000人的直播影响力远大于一篇文章的1000个阅读量,前者插播广告的转化率在精准受众群体相同的情况下,必然会大于后者。
同样是广告,只是不同的玩法,直播更适合于夜场,更适合唤醒或激发那些彻夜无眠或习惯了凌晨两三点才睡的人,或许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件小事就让一些人冲动消费。
随着内容创业市场的爆发增长,内容创业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户对优质内容的挑选也会越来越挑剔,如果不能完成内容消费的升级,自媒体的价值将会面临重新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