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朋友在问,故事和品牌的关系,或者说品牌一定得有故事吗?故事是品牌的必备吗?当时我觉得遇到了一个好问题,可能我现在也无法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却因此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1.品牌和故事的关系。品牌是可以有故事,也可以没故事,首先是必须理解故事,不是局限在我们认知的故事里,因为里面可以包括经历等,也就是品牌除了自己可以造一些故事来为品牌形成一个丰富性的同时,自身的品牌之路都是故事,就像每个人都会讲故事,而自身的经历本身也是故事的一种这个道理
2.故事是否真实。假如是有关自身经历,成长,发展的都必须要真实,因为会有无数的人在关注着你,没有谁会喜欢相信一个不真实的人,而其实小故事,小插曲则可以适当做一些想象,这只是为了实现场景的丰富性,体现趣味,或者把故事当成一种文案来打造。
3.除了有故事外,还需要会讲故事。小时候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除了满足好奇心外,对外面的世界有一些了解,还因为故事比较曲折,有波动起伏。而故事本身可能很好,但经过不同的人讲,效果是完全不同了。这里就涉及到讲故事的技巧问题。一是多使用第一人称,比如我,少用第三人称,二是多使用场景化语言,实现故事的丰富性,三是多使用日常化语言,少用书面语和官方用语,因为故事的本质就是为了趣味,基础就是要理解容易,四是多使用情感性的语言,少用冰冷的描述性语言,故事除了情节就是情感最重要了,而情感恰恰是最容易打动人的,因为情感会形成共鸣,形成理解,设身处地的地步。
4.有了前面几个准备外,选择平台去讲故事也有一定的考虑。更多的是选择自身的媒体,比如官网,直营店等。而在今天这种自媒体化这么丰富的时代,选择具有相对开放性的媒体来传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了特别垂直专业的领域外。比如具有社交属性的微博,陌陌,直播等,这些平台都有对外的属性,方便传播,另外平台自身对故事,品牌类的都会有支持,比如哪种类型,哪个时间段,哪个工具去用都会有一定的思考,所以利用好平台的支持也是一种方式。
品牌故事其实最真实的就是自身的经历,可以反馈一个品牌走过的路,不管是苦痛还是快乐都是真实的,而消费者是喜欢真实的品牌,而不是因为某一点怎样就会不喜欢了,这就是基于故事里的一点,因为真实产生的信任,通过故事去表达,借助平台媒体去传播,来实现品牌的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