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阅赏 品牌故事大赛微征文优秀奖 阿拉善苁蓉集团《党旗辉映下 内蒙古一枝花 更加璀璨绽放》

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党旗辉映下:“内蒙古一枝花”更加璀璨绽放》

如果把企业比作航船,党建就是指南针和压舱石,确保航船行稳致远。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党建工作做实了,同样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引擎。

内蒙古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是一家在阿拉善本地创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从最初300万元起步,逐步发展为一家总资产达3.8亿元的大型民营集团。企业的发展壮大,是阿拉善创造的良好民企发展环境的一个现实缩影。

作为国内首家进行肉苁蓉、锁阳人工栽培、生产研发、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宏魁苁蓉集团多年来把沙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战略核心业务,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坚持规模发展、龙头带动,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基于对发展沙产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同志到企业参观后,亲自为宏魁苁蓉集团题词“内蒙古一枝花”。

2013年8月,在阿拉善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宏魁苁蓉集团成立了企业的党委。近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以及集团董事会的支持下,集团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今,党建工作已成为宏魁苁蓉集团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的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祁成宏对企业未来发展踌躇满志,因为他有信心,在党旗的辉映下,“内蒙古一枝花”定会更加璀璨绽放。

唯有党建引领 才能时时领先

2018年春节即将来临,宏魁苁蓉集团生产的七味苁蓉酒、苁蓉养生液等保健产品也迎来了销售的旺季。无论是在繁忙的生产流水线上,还是在科研中心实验室,大家都鼓足了干劲。尤其是各基层党支部的党员们以身作则,带头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成为公司内一道别样的风景。

共产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这在国企中很常见,但宏魁苁蓉集团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民营企业,这就不多见了。“对我们来说,企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党委工作的目标;党委工作的方向,也同样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集团党委书记祁世乐表示,党员之所以能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源于在集团内部,已真正实现了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同成长、共壮大的共生关系。

创立于1996年的宏魁苁蓉集团,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下设9个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生物制药、沙产业开发、白酒销售、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公司目前资产总额达3.8亿元,拥有员工251人,年营业额近9000万元。

而成立于2013年的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党组织,也从最初仅有3名党员的党支部,成长壮大为拥有7个基层党支部、67名党员的党委,成为阿拉善盟非公党建中的一个先进典范。

究其根源,在党组织成立之初确立的与企业共成长的党建观,是宏魁苁蓉集团非公党建取得突出成就的源动力。对此,阿拉善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袁永刚感受颇深。“有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搞党建是个噱头,但只有扎实做了这项工作,才会发现它对推进整个政企关系、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袁永刚表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只有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要做到这一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服务。目前,全盟共有实体化运作非公有制企业294家,已建立党组织的205家,组建率达到了69.7%。通过开展集中组建、规范建设、评星定级等工作,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让企业真正感受到党建的无穷力量。如今,多一名党员,多一个党支部,就多一分发展的竞争力,正成为像宏魁苁蓉集团这样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共识。

创新组织建设增强企业发展支撑力

近年来,宏魁苁蓉集团党委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增强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集团积极推行“四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工作由党委会、董事局、纪检委(监事会)、经营班子协同开展,董事局管决策,党委管思想政治、决策参谋、人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机关事务,纪检委(监事会)管监督审计、考核验收,经营班子管生产经营。按照集团董事长祁成宏的说法,凡是涉及到与人打交道的都交给党委来办。而在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纪检书记任存福的眼中,这就好比党委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连接四个轮子的传动轴,实现四轮驱动,保证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稳定发展。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就是一支锐利的发展团队。在宏魁苁蓉集团,每个基层党支部,都身兼数职:抓思路,提出本单位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抓服务,确保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抓自身,增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创造力;抓队伍,培育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抓热点,保持人际关系和生产秩序的稳定;抓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集团党委还不断结合生产经营需要,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了以“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创效”为主要内容的“双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增收节支、提高效益,学习科技、增强技能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党委还从培养选树典型入手,把要灌输的思想、倡导的理念、展示的行为、树立的形象寓于各类先进典型之中,先后评选树立了一批“党员科技标兵”“党员岗位能手”,并进行表彰奖励,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队伍素质的提高。

凸显科技特色提升企业创新力

近年来,阿拉善的沙产业发展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倾力支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调研阿拉善时强调,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切实把阿拉善这道生态屏障构筑好、守护好。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多次考察阿拉善沙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把沙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切实走出一条沙漠增绿、群众增收、企业增强的路子。

大力发展沙产业,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关键是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宏魁苁蓉集团深知推动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集团党委成立以后,就把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在宏魁苁蓉集团,科研中心大楼显得格外令人瞩目。这座集沙产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交流、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四大职能于一体的企业科研机构总面积达1200平米,拥有各类中试设备和试验检验仪器100余台套,价值13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力,2013年集团党委联合中科院多家院所成立了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集团公司董事长祁成宏出任研究院理事长。研究院是自治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院区合作“126战略”重点建设的两个研发中心之一。2014年,集团又成立了以中科院匡廷云院士为首的沙生资源植物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通过搭建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公司培育了科技创新团队,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同时也促进了院地合作与产学研的结合。为树立品牌意识,加快沙产业成果研发,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集团还成功申报了“阿拉善肉苁蓉”与“阿拉善锁阳”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让地方特色产品有了国家名片。

插上科技的翅膀,公司的各项业务飞速发展。目前,集团下属的沙产业公司主要负责肉苁蓉及其他沙生资源植物的种植和示范;食品公司主要负责肉苁蓉、黑果枸杞、蒙古扁桃、锁阳、文冠果等沙生植物的加工和销售;药业公司主要负责苁蓉养生液、七味苁蓉酒等保健品和药品的精深加工;科研中心主要负责沙生植物的良种选育、新产品开发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科技攻关。公司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大部地区,知名客户包括北京同仁堂、广州广集医药有限公司等,2017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近三年累计完成销售1.94亿元。

注重价值引领 打造企业文化竞争力

集团党委在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组织应该积极有为,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将价值引领作为文化建设内核。集团党委积极协助企业经营管理层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和深化企业文化内核。创业之初,集团提出了“诚信、合作、善于学习、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倡导企业员工尽心尽责、至善至美。随着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集团党委又提出了“唯有党建引领,才能时时领先”、“扛起党建一面旗,奏出发展最强音”的发展理念,汇聚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各种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造价值、分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实现了股东、管理层、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

坚持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集团党委积极倡导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善型的企业。通过科技培训、扶贫帮困等不同方式向社会奉献爱心。集团成立以来,免费培训当地农牧民1000多人次,发放梭梭苗木(640)万株,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牧民通过沙产业户均增收1.5万元……集团董事长祁成宏更是以身作则,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为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那达慕、贫困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达200多万元,并出资(300)万元解决了原苁蓉集团工人工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

近年来,集团先后荣获全区、全盟等荣誉称号。董事长祁成宏先后荣获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发展沙产业杰出贡献者、全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家有责任的本土民营企业,宏魁苁蓉集团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荒漠化严重的阿拉善人工种植梭梭林40万亩,让昔日荒凉的沙漠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将沙产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建设、农牧民脱贫增收高度结合,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牧民种植肉苁蓉、锁阳,户均增收1万多元,最终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共赢;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建推动发展,发展反哺党建。在宏魁苁蓉集团,一条基层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共生共荣的新时期党建新路熠熠生辉,正推动这家民营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作者:祁成宏 赵晓丹

延伸阅读:

1.第六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呼和浩特赛区暨第二届内蒙古质量品牌故事大赛成功举办

2.关于开展“2018年度内蒙古工业企业品牌评价”的通知

3.【入围榜单发布】2018年度内蒙古品牌评价暨百强品牌系列推选活动候选入围榜单(第一批)

4.【第二批入围榜单发布】2018年度内蒙古品牌评价暨百强品牌系列推选活动候选入围榜单

5.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内蒙古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

6.自治区工商联指导支持2018年度内蒙古品牌评价暨百强品牌系列推选活动和第二届内蒙古质量品牌故事大赛

7.内蒙古品牌建设促进会关于开展品牌保障(知识产权服务)计划项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