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张伟宏去东莞,偶然看到了新浪网东莞站的招聘启事。当时他想得很简单:互联网在中国出现没几年,而且新浪的影响力那么大,个人发展机会应该很多。于是投了简历,并被顺利录取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成了他互联网事业梦的开端。
到新浪东莞站后,张伟宏拉过广告,给客户建网站,开发服务平台,也给客户做过公关,并担任了新浪东莞站的负责人。当地的一家银行比较重视网络推广,张伟宏就根据该行的实际情况做了具体的策划方案,并建立网上银行,使该行的业绩有了大幅提升,获得用户的好评。有了口碑的张伟宏完全不用愁生意,甚至有几次客户都争着要张伟宏为他们做推广。
在他的努力下,新浪东莞站实现了两年过百万的盈利。这么多钱,使从前月工资仅有300元的他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也让张伟宏逐渐意识到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2006年,金华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来到东莞招商引资。张伟宏说:“当时我带他们来公司看了一下。他们觉得我事业做的不错,对家乡很有借鉴意义,就问我有没有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打算。当时我正考虑这件事,马上答应了。”
张伟宏回到金华不久,就创立了新浪金华站。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杭州正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张伟宏认为,杭州有互联网发展的氛围,政府为吸引商资,做了许多基础建设。再加上自己在业内的朋友也邀请他来杭发展,于是张伟宏带着自己的互联网梦来到杭州。
2006年,张伟宏的朋友找他一起开发垂直搜索引擎。“我一听,这个项目不错,马上就答应了。”张伟宏说,“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把核心技术做出来,设计了一系列产品后,就有人找我们要用这个(搜索引擎)。杭州有个在线读书的网站,它的搜书工具就是我们做的,现在它的发展也很好。”
2007年6月,张伟宏通过某论坛上结识了一批做呼叫搜索的朋友。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张宏伟发现:“虽然垂直搜索很方便,但我总不能到哪儿都把电脑带在身边吧?如果我想找什么东西,拿出手机或者拨打固话就能查到,不是更方便?”
张宏伟想到,要是把已有的垂直搜索引擎与呼叫搜索结合起来,对用户来说会更加便利。张伟宏当即决定把业务拓展到呼叫搜索领域上来。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互联网也不能幸免。在这个大家都捂紧口袋过冬的时刻。张伟宏却选择了继续扩张自己的事业。“我为这个项目找投资的时候,十个人知道了,十个人都说做不了。
现在的互联网是个烧钱的行业,今天资金链断了,明天就可能做不下去。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把口袋里的钱捂得紧紧的,没有特别好的概念和方案是不会有人愿意投钱的。”
“只有两个人认为这个项目可以做,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现在的投资商。他找人在行业内做了详细的调查,发现这个项目确实有前景,就跟我们签了。现在第一批资金已经到位。我原本担心现在经济形势下,他投的资金会不够,打算再找一轮风投。谁知道他居然一投就是几千万。”张伟宏笑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做(中国呼叫搜索与调度平台)。我说,我就是要抓住这个时机,因为危机以后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他说:“现在就是要继续建设这一平台,做强它的功能,完善它的产品和服务。等两年后金融危机过去,中小企业全面复苏,我们会全面铺开推广中国呼叫搜索与调度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