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17的小失望 2018年的互联网品牌还有哪些看点

在过去的2017年,虽然传统电动车企业在产品上还是普遍缺乏创新,但我们至少看到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爱玛刚刚推出的“IN麦”、雅迪Z3、新日米酷MAX、新大洲的“π”等,传统电动车企业并不传统,他们一直对都市新青年的消费需求进行探索。

而,站在小编的角度看电动车行业的互联网品牌,是有一些小失望的,三家最令人期待的品牌,小牛、速珂、逗哈,并没有给出大家想要的答案!

先说说小牛,新发布的U1,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小牛U1是一款失败的产品,动力和续航都大大缩水却卖到了接近4000元的高价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小牛的官方解释是为了能够合法上牌上路,在设计上做了一些妥协!

小牛赖以生存的设计感在U1上越来越弱,甚至有的设计元素在廉价电动车上也能找到。但是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小牛U1的用户体验可以用“差”来形容,比如用户最为关注的续航问题,小牛U1续航存在严重缩水的问题,而且不是个例,小编在小牛bbs社区内发现相当多的帖子,下面的评论和跟帖,基本也都是在围绕小牛U1续航严重缩水的问题。

个人猜测:小牛U1不再采用以往产品的“博世电机”,可能是续航严重缩水的主因。小牛U1的电机变成了“小牛电机”!大概是小牛觉得制造这样低功率的电机,技术上很简单吧!电机都已经变化了,整套的电控也随之调整,但小牛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阉割了的小牛,一个迎合“上牌”的小牛,很失望!很失望!

接下来是速珂!2017年,SOCO速珂发布单品TC,产品本身没话说,无论是设计感还是技术,放到电动车行业都是超前的存在。对比小牛令人蛋疼的续航,速珂TC采用了超大容量的锂电池包,最高可以实现100Km的续航里程。但是,速珂TC的价格很不友好,直逼1万,让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接下来就是逗哈了,iTank之后又相继发布iMigo、iTank s,且不论技术上有多么重大的更新,外观上并没有多大变化,消费者难免审美疲劳。此外,官方宣传逗哈机车可以轻松实现压弯、漂移、烧胎等酷炫特技,还是围绕着小众的“玩”,难有大的市场作为,尤其2018年国标颁布之后,逗哈的处境很尴尬。

不过目前逗哈正在围绕着国内外的景区,布局“景区共享机车”,一不小心还在美国成了网红,这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2018年应该是国标年了,今年各大品牌的新品应该都会围绕着国标这个主题。传统企业能否给出一点意外之喜?出狱后的李一男和他的小牛能否“狱火重生”?速珂在国标时代又会给出什么样的惊艳?而逗哈又能在“景区共享机车”领域玩出什么样的花来?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