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思政是红了又红,火了又火。第九届辅导员年度人物:张家玮、徐川、范蕊……哪一个不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高手;2017年9月20日,浙江大学出台新规:优秀网文可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10月份,教育部43号令正式实施,将“网络思政教育”列为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网络育人”位列十大工程第5位,2018年1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上线开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启动会上强调,要“汇聚网络正能量、唱响育人主旋律”。
江苏大学学工处高度重视网络思政教育。以“立体化宣传”为手段,打造“江大学工”微信品牌,通过“新闻传播”、“消息速递”、“学院动态”、“职场修身”、“充电时刻”等板块化的内容,展示了学生工作特色亮点及重要工作进程。全年共计发送图文消息513篇,粉丝量增至24500多人。
这么大的体量,当然不是一个人加班加点熬出来的,而是学工处九个科室,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宣传的结果,在我看来,各个科室,积极竞争、打造品牌,积极抢占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综合办作为“江大学工”的负责科室,组建新媒体工作团队,对全处的微信进行整理编发。但是毕竟稿件多、人少,很多新闻具有时效性,所以,9月份,各个科室开始自己组队编辑微信,提高了微信推送的效率。作为一个参与者,我主要分享一下思政科微信推送的情况。
“春风十里,不如在江大陪伴你”,是思政科下半年在江大学工发的第一篇微信,我做了一些文字编辑;9月22日,“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年考研数据与经验分享”微信推出,开启了思政科系列微信推送,此后,陆续推送了10期走访学院调研系列,形成了“学院动态”专栏,栏目一经推出,各个学院纷纷向“江大学工”投稿。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前夕,主管思政科的王书记建议我们加大赛前宣传,营造大赛气氛,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根据王书记的建议,我收集资料,形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宣传方案,“根据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比赛内容,共分为基础知识测试、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即兴演讲和博文写作6个部分。再加上获奖辅导员的参赛感悟,共有7个板块,每天推送一期”。由于坚持不间断推送,工作难度比较大,思政科成立了“江小思”微信编辑团队,邀请团委的专业团队进行指导,确保了“辅导员专栏”的持续推送24期,同时,推送“校长奖学金风采录”17期。
另外,“江大学工”其他栏目也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0月13日“素质类课程与授课技巧的通知”引领了报告会微信推送的方式,“会前预告、会后总结”成了标配;而“校园招聘”一栏目一直持续推送;“职场修身”、“充电时刻”是综合办开创的栏目,大概也是源于杨处长提出的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要求吧。
工作感悟:
“团队精神”,作为学工人,每个科室都是“日理万机”,而微信推送又是工作之余的额外劳动,稍一松懈,就不能完成。因此成立新媒体团队,进行编发,能很好的节约时间。思政科充分利用了学生和辅导员团队对微信进行编发。
“板块推送”,微信平台作为一个宣传阵地,在宣传推送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策划,形成板块,这样既能保证微信持续性推送,又能清晰、明了,出品牌、出精品。
“积极主动”,学工处各科室工作量比较大,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仅仅依靠办公室去发现、去宣传,一是会失去实效性,二是在自媒体时代,宣传工作不主动,肯定会让很多工作完成后“石沉大海”。
作者简介: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宋改平
责任编辑:胡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