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作者 | 吕玲
来源 |乐仁乐助
如何让志愿者策划一场活动
文章导读
观察,提出一个自己或身边人感到困扰的问题;想象,用有意思的方式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寻找支持,了解与提议相关的现有资源,通过与相关人物交流确定可行性;行动方案撰写,按照活动策划十要素撰写方案。
来看完整版
01
背景阐述
社区类型为苏州市某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经济条件较好,对于发展性需求的满足较为期待,社区内有3~4个居民自组织雏形出现。
金乡邻作为一支已注册的志愿者队伍,拥有40人的规模,由社区发起,主要协助社区做宣传工作,至介入前无固定服务架构和制度,也没有牵头人或领袖人物,社区居民通过网上注册即可加入。
为挖掘团队骨干,支持团队往规范化发展,社工机构通过参与式活动策划的方式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增强志愿者活动策划能力。
02
议题征集
活动提议,了解能人骨干已有资源。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志愿服务经历或成为志愿者的原因,表达其自我效能感。社工应关注其语言中的关键词(例如自愿、有意义、帮助到他人、发挥所长等)并进行强调和复述,传达公益理念。
然后聚焦主题“我们团队以后可以开展哪些有趣的活动”。让志愿者进行头脑风暴,没有对错,任何想法都可以提,但仅限于此次工作坊时间。提议过程遵循三不原则——不自谦,不批判,不阻拦。
提议者简单阐述想法,社工在白板记录每个提议,对于有公益性的提议给予及时并具体的赞许。
“想法”分类,寻找共识,建立信任与联系。
梳理散乱的想法,建立同类“想法”之间的联系,成为一个议题,并进行议题内已有资源(团队、场地、技能等)的整合,让志愿者提出待解决的方面。
在此过程中,对于同个议题下的不同想法如何产生联系,社工应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给予志愿者适当的思路。此次工作坊中,志愿者形成了5个议题:运动、舞蹈、团队建设、美食制作、新苏州人服务。
03
权力赋予
领取议题,参与意识与责任感提升。
每名志愿者最多可领取2个议题,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其他志愿者及社工协助。活动不要求人数多,议题只需要有2人领取就能加入活动安排表,领取者可带2~3位社区居民加入主导团队共同参与设计。
此过程中,社工要将“领取”规则前置,并以简单的语言将“领取”的含义描述清晰,注意观察志愿者的反馈,确认其充分理解。
无论领取者在之后的讨论中是否真正主导了这个活动,有人领取成为责任人,说明此活动存在一定的资源与需求。领取者知道自己将会负责,在下一阶段的策划中必然会适当使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制衡,保证活动可行。
制定活动安排,构建互动关系。
在志愿者领取议题以后,约定3天“构想时间”,填写申请表,填写原则是“简洁、有意义”。申请表是给志愿者提供一个思路,传达一种正式感。
志愿者再次带着自己的期待参加工作坊,社工带领志愿者回顾议题及其申请方案,观察发掘已经有较成熟想法的成员。
然后根据志愿者意见排列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大家开始考虑与活动时间安排相关的推动与制约因素,社工负责记录,此环节的讨论集中于已有策划及时间节点安排,不作具体商讨。
04
能力培训
活动策划中的四个步骤及十个要素。
志愿者们对于活动的想法已经从简单的“我想做什么”,转变到“要怎么做”。但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系统性的想法,更集中在对活动可视化结果的期待。
社工将活动策划总结为“四个步骤及十个要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志愿者操作性的指导。
四个步骤:
十个要素:
主题、目标、对象、时间、地点、参与者、活动流程、人员分工、招募宣传、物资与预算。
以一个案例看活动策划的SMART原则。
将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策划作为案例,分解模块,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强调了策划阶段SMART原则的运用,对于一场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用案例引导志愿者关注活动的公益性。
为使志愿者能更好理解,社工将此原则归纳为:满足十要素、两周以内可实现、有意义。
05
参与式活动策划
社工可建议志愿者选出了记录员、总结者分别一名,为防止多人讨论可能出现的沉默、跑题、小区域讨论等情况出现,用两支白板笔当“话筒”,必须持“话筒”发言,鼓励每位志愿者参与活动设计过程,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即使是志愿者主导的活动策划,社工应做到“心中有把尺”,适当进行引导。并且根据前期了解到的社区内已有其他组织的专长和目标,考虑到合作中可用资源,帮助其他组织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志愿者团体吸纳新骨干,构建社区内志愿者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活动策划要注重效能,避免过度参与。尽量在一次会议完成,持续时间把握“不能太长,更不能太短”的艺术,频繁、长时间的互动会造成疲乏,不充分的讨论无法达到效果。
06
思考
此次志愿者培训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为理论支撑,关注志愿者所处团队中的资源,将其动员、整合,重新建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新的资源链条,回应居民及社区需求。
志愿者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实现设想,社工作为资源筹措者,将知识培训、公益理念引入、服务输出贯穿在这个过程中。
志愿者用内生力量实现设想的过程中获得了能力提升,社工挖掘能人、增强团队感,引导组织在行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让组织留下能人、联系能人,产出服务,最终社区居民受益。
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地区的义工队伍管理建设已成体系,但是如何合理安排志愿者的角色,该做什么事情,在实际实务中会遇到很多利益纠纷问题…欢迎投稿分享你在志愿者管理方面的经验
关注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