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上海沪琛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http://hooshen.com):
但并非因为此前外界所以为的中美贸易战再升级——按照计划, 昨天(6日)是美国政府就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一事征求公众意见的最后一天。
这一次把特朗普送上全球“热搜”的,却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身边人”。
“TREASON(叛国)?”
当特朗普在推特上重重打出这个单词之际,全世界都忽然明白:这次来自白宫团队内部的“背叛”,真的戳到了特朗普的痛处。
特朗普推特截图
一场大戏正在上演,而最精彩之处,不是特朗普的愤怒,也不是他背后正全力撇清关系的白宫上下,更不是全美集体“抓内鬼”的盛况,而是下一步,还会有谁站出来、还会发生什么……
是彭斯?还是“梅拉尼娅”?谁都有可能!
“无道德”“鲁莽”“恶劣”……
如此不留情面的批判,不是来自宿敌,而是来自朝夕相处的“自己人”——即便是见惯了风雨的特朗普,想必也被这“残酷现实”震惊了。
于是,除了那个大写的、打了问号的“TREASON”,特朗普的回击看上去蕴含着更多怒意:虚假、捏造、懦夫、伪君子……
特朗普
这位美国总统的恼怒似乎不无道理:一名自称是“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的匿名作者周三(5日)通过《纽约时报》发出控诉,指责“没有道德观念”的总统总是做出“鲁莽决定”并“持续危及国家健康”。
“我就是政府内部抵抗势力的一份子”,该匿名作者在专栏标题中率先表明立场,并巧妙暗示在美国政府内部,“抵抗”特朗普的人还有很多。
出其不意,但又凌厉无比,这一招,几乎让特朗普招架无力,同时更在全美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捉“内鬼”行动。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为了国家安全起见,立刻把人交给政府!”特朗普第一时间向《纽约时报》这样喊话。
随后,众多美国媒体和网民也行动起来,试图从专栏文章中的字里行间找到蛛丝马迹。
有网友注意到文中使用的“Lodestar”(北极星、指导原则)一词,经常出现在副总统彭斯的讲话中;也有网友猜测“梅拉尼娅(特朗普夫人)就是作者本人”……
美国CNN则广泛撒网,一次性给出了13名“候选人”,除了彭斯和梅拉尼娅以外,国防部长马蒂斯、国家情报总监科茨、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特朗普长女伊万卡夫妇以及已故参议员麦凯恩等人都在名单中。
在另一篇文章中,CNN解释了为何给出的人选都如此重量级:《纽约时报》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心怀不满的中层官僚”采取可能带来巨大风险的匿名方式,因此这个人必然是一名真正的高级官员。
为撇清关系,包括彭斯、马蒂斯、凯利以及国务卿蓬佩奥、财政部长姆努钦等“大人物们”纷纷公开“表忠心”,有人说“不是我干的”,有人说“这太可笑了”。
虽然表态接踵而至,但媒体和网友们掀起的“猜谜”狂欢却没有轻易落幕的迹象。
“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发出谴责,但并未明确否认自己是作者,而且即便否认,也可能仅仅是为安抚特朗普并避免他的愤怒。”刊发匿名文章的《纽约时报》在6日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水门事件”记者新书戳中痛点?特朗普连发十余条推特反击
事实上,如果只是一篇匿名文章,恐怕还不能让特朗普自乱阵脚。
率先撼动白宫的,正是一本即将出版的新书《恐惧:白宫中的特朗普》。
该书通过采访第一参与人和目击者,记录了大量白宫逸事,称特朗普治下白宫不啻于经历“行政政变”。
这本新书出自美国《华盛顿邮报》副主编、资深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之手。而伍德沃德正是当年揭露令尼克松被弹劾的“水门事件”的记者之一,还写过多部有关美国总统的著作。
鲍勃?伍德沃德
或许是因为伍德沃德的特殊身份,这本448页新书中披露的内容格外引人关注:
比如,特朗普曾对国防部长马蒂斯说想暗杀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马蒂斯回复说“马上办”后,却下令采取“更审慎”措施,随后仅发动对叙一次性空袭。
再比如,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曾在幕僚会议上说,总统是“傻瓜”,白宫就像“疯人镇”,“这是我拥有的最差劲的工作”。
此外,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自称为“保护国家安全”,曾“从特朗普书桌上偷走一封信”,且特朗普并未发觉。信件原本要由特朗普签署、宣布美国正式退出美韩自贸协定。
该书还补充说,为了美国最高利益,偷走特朗普文件的高级官员,在白宫有很多个……
伍德沃德新书《恐惧:白宫中的特朗普》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