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专题转载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新闻媒体报道汇编(上)

  • 软文     2019-5-22
<返回列表

人民日报

2017 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 121 亿元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天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18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下称“报告”)显示,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科技成果转化量价齐升,2017 年全国 2766 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 121 亿元,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

报告显示,2017 年这些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均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 121 亿元,同比增长 66%;合同项数为9907 项,同比增长 34%。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 万元,同比增长约 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 1 亿元的机构达到 31 家,同比增长 55%。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介绍,2015 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实施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和行动方案,各部门、各地方也分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措施,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编制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将有利于全社会了解科技成果转化进展情况,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各研究机构、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日益活跃,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报告统计,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 年达 47 亿元,同比增长 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此外,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水平不断提升。 2017 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 6457 家,同比增长 37%,创设和参股新公司 1676 家,同比增长近 33%。

报告也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0

新华社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有哪些难点和堵点?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近日,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18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京正式发布。报告以全国2766 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从修订法律、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形成,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7 年全国技术市场共成交技术合同 36 万余项,合同金额超过 1.3 万亿元。

报告显示,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解敏表示,一些单位及时出台政策配套文件,转化环境逐步完善。一些单位瞄准市场需求,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注重科技创新源头设计,形成了不少高价值科技成果,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持续转化。

例如,清华大学积极制定配套规章文件,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山东理工大学“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以 5.2 亿元转化,创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这些都为广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成果转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通过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了成果转化动力。” 解敏说。

“重学术、轻转化”“接不住、用不了”:科技成果转化堵在哪?

此次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仍存在部分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满足转化需求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等问题。

例如,享受税收优惠备案程序复杂,一线税务部门执行差异等导致政策难以落实,通过持股平台转化成果难以享受递延纳税政策。

报告显示:仅 9.5%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其中只有 19 家认为其专门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缺乏专业化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特别是既懂得成果转化,又具备法律、财务、市场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部分高校和院所的主管部门未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科研单位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多侧重论文发表、纵向科研项目等,导致科研单位“重学术、轻转化”。

一些科研人员职称评审、项目申请等较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或权重很小,主要侧重于完成项目、发表论文等指标,使部分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

此外,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一般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各方面的要素共同发力,破除科技界存在的“唯论文”导向,真正走通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成果转化之路。

一线启示: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中南大学现有 5 个合同金额超 1 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收益的 70%奖励给科研人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奖励科研人员金额近 2 亿元,同比增长 2.2 倍……

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在全国多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成为摆在不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让科研人员享有职务发明的部分专利权。而在此之前,所有职务发明专利归单位所有。

西南交大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说:“改革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206 所,通过组建航天原点创客成果转化七剑客团队,将科研人员研发的设备精灵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成立了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开启了航天央企首单科技成果量化“知本”投资的双创示范项目,实现了国有企业科技成果持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三权分离”,打通了 “最后一公里”。

206 所科技委副总师孙磊表示,通过“成果知本券”和“内创业合伙人”机制,进行量化确权激励,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受益,合法合规地分配给单位和成果创造人,回答了科技成果归谁的问题,有效缩短了成果转化周期,让成果增值和创新更有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03/c_1210072047.htm

央视国际在线

中国发布科技成果转化 2018 年度报告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成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晋):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编写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成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点。

中国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解敏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报告旨在向社会介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新进展。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解敏表示:“2017年,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点一个是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加,转化科研成果合同金额达到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第二个特点就是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个特点就是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第四个特点是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一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2017年,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占到了成果转化总数的35%。但与此同时,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与承接企业科研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中国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司副司长杨咸武表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中国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杨咸武说:“要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方面就要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第二要继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针对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当中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抓紧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打破束缚扫清障碍,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营造更好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环境。”

原文链接:http://news.cri.cn/2019-02-28/a6108502-6283-76fc-df05-8d20f917fdb2.html

央视财经

科技创富!2017 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量价齐升 合同总金额达 121 亿元

央视财经(记者 苏童)2月28日,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

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国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转化收入超过1亿元的单位数量为31家,同比增长55%。

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平均合同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24%。

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现金和股权奖励总金额大幅增长,股权奖励金额激增。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超47亿元,同比增长超24%,其中股权奖励为25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

奖励人次和人均奖励金额稳步提升。现金和股权奖励科研人员6.2万人次,人均奖励金额7.6万元,同比增长近24%。

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地困难。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如仅有9.5%(264 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三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四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企业转化能力不强,对于中试、熟化投入不足。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5.html

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科技成果转化要“接得住”还要“转得出”

28日,我国首次发布了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即《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这是我国首次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报告。

首份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 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基本覆盖了我国科研机构主体,因此报告本身具有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这份报告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用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的话说,是尝试摸清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家底”。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的总趋势没有变。2017年,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 项,同比增长34%。其次,转化质量也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 家,同比增长55%。此外,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科研成果转化是个多年议论的老话题。然而,它又常议常新。这份报告就带来一些新信息。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这条长长的链条上,存在着许多“堵点”“痛点”和“难点”。而这些“点”的分布却在发生着变化。过去我们更多关注企业“接不住”的问题。即转化的下游问题,呼吁企业要重视依靠科学技术,加大投入,大力引进人才等等。现实中,许多科研机构时常困惑,为什么自认为手上有好的成果,却难于找到合作方,抱怨是“养在深闺人不识”。而这份报告在一如既往地关注“接不住”问题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科研成果转化的“供给侧”问题。比如,一是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成果,一般只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企业对科技成果想用而用不了。二是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相关的平台、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相关条件保障缺乏。三是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研究人员关注论文胜于关注市场,成果缺乏市场价值等问题。

为此,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建议。让科技人员有意愿、有动力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规定,让科技人员得实惠,在政策执行层面,要将各管理部门的政策执行纳入统一标准之中,使科技人员在执行政策时打消种种第八号,为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6

经济日报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首次发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 (记者 佘惠敏)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天在京召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新闻发布会。来自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近百名代表参会。

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报告认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家,同比增长55%。

三是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四是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6457家,同比增长37%,创设和参股新公司1676家,同比增长近33%。

报告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地困难。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如仅有9.5%(264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

四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企业转化能力不强,对于中试、熟化投入不足。

发布会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代表编委会介绍,这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首次发布。

原文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2/28/t20190228_31588787.shtml

China Daily

China records increase in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China has s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eing commercialized and industrialized, a recent report shows.

The report, released by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Evaluatio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and a research council for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management, is an annual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fruits.

It shows that in 2017, the technological trading volume reached 12.1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66 percent year-on-year. The average deal price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cientists were able to raise more cash and equity incentives.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have become more motivated in supporting mass entrepreneurship by exporting science into the market and providing services including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echnical consultation, with 6,457 establishing joint R&D platforms with enterprise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3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o boost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lawmakers amended the law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2015. The State Council has also issued a document in 2016 to ensur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Xie Min, director of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Evaluation, said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has been fruitful in general yet still faces challenges. Though the law and policy are in place,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to make it mor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for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rganizations are also in high demand to help turn science more marketable, he said, adding that only 9.5 percent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set up professional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organization, he said.

An evaluation system is needed to help more institution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instead of only focusing on academic papers and encourage them to get engaged, he added.

Yang Xianwu, deputy director of the tech commercialization department,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id the ministry will next up push forward more policies that help meet researchers’ demands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Technology is progressing in a rapid speed. If 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cannot enter market soon enough, they may lose their value.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policy improvement to make the process more efficient,” he said.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7

科技日报

签下121亿元合同,高校院所转化路上跑得快

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

近日,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报告显示,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日益活跃,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量质齐升,创富效应凸显

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转化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报告指出,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家,同比增长55%。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表示,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报告指出,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解敏说,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2017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亮点。如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6457家,同比增长37%。

多种模式,典型经验涌现

上海交通大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探索出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山东理工大学“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以5.2亿元转化,创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设立重点产品研发计划,成功转化多个满足产业需求的高价值成果……

解敏解释说,一些单位及时出台政策配套文件,转化环境日益完善;一些单位瞄准市场需求,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注重科技创新源头设计,形成了大量高价值科技成果,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持续转化。与此同时,一些研发单位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专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还有些单位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等举措,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和挑战并不避讳。比如,部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不够完善,落地困难。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对科技成果可以通过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让和作价入股需要进行评估,很多单位的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仅有9.5%(264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报告调研发现,未设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的单位多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成果转化工作,普遍缺乏从事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此外,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企业转化能力不强等。

为此,报告分别从完善成果转化相关配套政策,培育专业服务机构与人才,完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质量等方面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报告建议,相关部门修订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政策,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规定;出台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序推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机构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对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参考和依据。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8.shtml

-END-


更多阅读

直击泛家居产行业20强的品牌定位策略

软文 2019-5-22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几年来,有不少公司重塑定位,或者放大原来的优势定位。此事,如果做好了,少则省几千万,多则可省几个亿的广告费。 ...

卖家成长 选取关键词得注意 前期关键词调研更重要

软文 2019-5-22
如今在亚马逊上开个店看似很容易,但要保证出单,持续的出单却很难。原因有很多,老话说的没错,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而做亚马逊前期...

国庆假期借势海报 杜蕾斯发挥正常 宝马海报无文案 ofo大手笔

软文 2019-5-22
文 | PR天下 今年国庆假期与去年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期间还要累加一天中秋节假期,共计八天,而这竟成为数家品牌借势创意的发力点。...
返回列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Copyright © 2015-2021 发稿网

     
扫码二维码立即咨询
确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