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昨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上午,“霍心”婚礼的内容占据了各大媒体,下午,滴滴也宣布与Uber中国结成连理。我知道所有人都处于如下图一般的喜大普奔状态。
除了这些“开心”的事情,我们有必要告诉你两件比较严肃的事儿。
1
“史上最严规”:不得以虚假广告信息牟利
从“血友吧”被卖到“魏则西”事件,百度近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而“魏则西”事件造成的波澜虽然渐渐平复,但关于网络搜索引擎平台的管理与规制的讨论却持续发酵。
8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开始施行。《规定》要求:
? 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应提供客观、公正、权威的搜索结果,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提供付费搜索信息服务应依法查验客户有关资质,明确付费搜索信息页面比例上限,醒目区分自然搜索结果与付费搜索信息,对付费搜索信息逐条加注显著标识。
? 此外,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断开相关链接或提供含有虚假信息的搜索结果等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提供商业广告信息服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网络搜索监管规定,明确对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的广告内容进行了信息查验&限制比例&与自然搜索结果区分&逐条标识等四方面的规定,明确指出搜索服务者不得以虚假广告信息搜索牟利。
对行业的影响:搜索引擎广告市场入口将变窄。简单说,就是虚假信息会被过滤,广告将减少,搜索引擎广告收入也顺便减少一下。
2
APP要实名制,用户运营将更难做
如今的手机已“大腹便便”,各种APP充斥屏幕。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应用商店上架的APP超过400万款,且数量还在高速增长。匿名的网络世界,让淫秽色情信息有了滋生之地,而个人信息被窃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随着手机应用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政府不得不伸出了监管的手。8月1日正式实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对手机应用APP作出了实名制等相关规定。
? 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规定》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并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即注册APP要提供身份证、手机号或银行卡等信息,而网名不一定要实名)
? 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且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与应用无关的程序。
? 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
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 依法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不得制作、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用程序。
? 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
APP实名制的规定,是为用户减少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还是加大了这一风险,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对行业的影响:对手机应用行业的发展来说有利好因素,也存在一定挑战。
>>>>
利:消减市场膨胀,使之趋于良性
APP不能再任性开发啦
近年来,手机应用市场的发展虽然表面繁荣,却如同泡沫。
一方面,手机应用的市场有效性有多少不得而知。这个时代,一言不合就推出一个APP,而市场上的APP琳琅满目,又彼此相似。而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平均每个用户大概60%左右的APP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你手机上又有多少应用是下载后从未打开过的?)
另一方面,APP尚没有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相关数据显示,56.6%的中国手机应用是免费下载,而应用内广告则成为唯一的盈利来源。规定会提高手机应用的门槛,消减这个行业的“虚假繁荣”,促成良性发展。
>>>>
挑战:用户运营将更难做
规定不仅对APP开发者作出了规定,也对用户作出了实名认证等规定,这对运营凝聚用户的功力提出更高要求。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容易暴利的行业,但这种暴利会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和行业竞争的加剧而逐渐趋于理性。简单说,想要在互联网行业赚钱,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啦。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