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头条 新闻媒体有正当进行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权利

  • 软文     2019-5-22
<返回列表

据报道,备受关注的世奢会与新京报社、派博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新京报记者刘刚名誉权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法院终审判决世奢会败诉,并指出新闻媒体有正当进行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权利。

这起报道对于刚刚过去的记者节来说,无疑是一份迟来的大礼。在刚过去的记者节,《记者节到了,那记者们呢?》、《记者节,新闻人都去哪了?》、《记者平均寿命45.7岁》等文章不断被刷屏,给这个记者节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互联网崛起,新媒体林立,不少的传统媒体精英们纷纷用“走改转”进行自嘲,这更增添了几分悲凉。走人、改行、转型的背后,有各种原因造成的监督难的苦衷,也有负面新闻之后的被采访人的诉讼纠缠,也有负面报道之后引来的各种人身性和非人身性打击报复风险。

北京三中院的二审生效判决纠正了一审判决,认为“新闻媒体没有歪曲事实、不实报道的主观故意或过失,且有合理可信赖的消息来源为依据,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新闻媒体有正当进行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权利。对自愿进入公众视野,借助媒体宣传在公众中获取知名度以影响社会意见的形成、社会成员的言行并以此获利的社会主体,一般公众对其来历、背景、幕后情况享有知情权,新闻媒体进行揭露式报道符合公众利益需要。”这则判断无疑为新闻媒体正常舆论监督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为记者正常执业提供了判例依据。

对于新闻作品,只要的调查和质疑具备事实依据,写作目的和结论具有正当性,那么就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该案判决也用案例的形式,确立了非侵犯名誉权的新闻作品的鉴定标准:首先、调查和质疑具备事实依据;第二、写作目的和结论具有正当性。这两个标准将成为新闻媒体正常执业的行为准则。

另外,对于一个进入公众视野,足以影响奢侈品行业的社会意见及公众言行的公司,更应该经得起媒体的批评报道,司法机关更应该为媒体的批评监督报道提供宽松的法治环境。即便新闻报道采用批评或尖锐的用词,也不应该就此因噎废食,剥夺媒体的监督权。而且,一家试图影响行业意见的公司,应该经得起批评性文章的报道。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无批评不评论,无负面不新闻”,新闻媒体的这种工作思路对于怀有偏见的人来说,记者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总是挑事者、捣乱者。然而,一个良性的法治社会离不开记者这种“挑事者、捣乱者”。真善美和假丑恶在世上总是共存,如果无人揭发,终将邪不压正,最终道德滑坡、失信失道在所难免。记者的存在,将假丑恶的面具扯去,通过揭露真相于公众,让人看清是非黑白、丑陋与邪恶。这就是记者对社会的贡献,这就是新闻媒体监督的力量,也是新闻媒体的价值所在。

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穿透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借用这句话来表达司法机关和新闻记者的关系的话,那么司法机关就是为新闻记者审视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保驾护航的使者!最坚强的后盾!

来源:北京法院网

来源:临汾要闻

免责声明:本栏目发布信息,,如涉及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更多阅读

直击泛家居产行业20强的品牌定位策略

软文 2019-5-22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几年来,有不少公司重塑定位,或者放大原来的优势定位。此事,如果做好了,少则省几千万,多则可省几个亿的广告费。 ...

卖家成长 选取关键词得注意 前期关键词调研更重要

软文 2019-5-22
如今在亚马逊上开个店看似很容易,但要保证出单,持续的出单却很难。原因有很多,老话说的没错,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而做亚马逊前期...

国庆假期借势海报 杜蕾斯发挥正常 宝马海报无文案 ofo大手笔

软文 2019-5-22
文 | PR天下 今年国庆假期与去年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期间还要累加一天中秋节假期,共计八天,而这竟成为数家品牌借势创意的发力点。...
返回列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Copyright © 2015-2021 发稿网

     
扫码二维码立即咨询
确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