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媒体运营的13大误区你可能身在其中却浑然不知

新媒体管理师面授课程结束后,在和学员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企业新媒体运营几个严重但却非常普遍的误区,这里挑出几条跟大家逐一分析,希望企业新媒体运营人能对号入座,正视并想办法修正方案!

1、账号越多越好?

微博、微信公号、网易号、天天快报、百家号、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等,账号越多越好。而且一定要建立矩阵,所有部门都建号码。实际上,政府部门、企业的新媒体运营人员大都很少,甚至有的连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开的号越多,越忙不过来。而且各平台的运作特点有明显不同,统一的文章发上去,只是应付数量,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2、运营人员技能提升盲目盲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自己应该丰富哪些知识和技巧,二是没有找到专注企业新媒体运营管理的培训,盲目追求10W+和讲师粉丝数量。第一点其实是个伪命题,若能明确的知道自身说欠缺之处,就能有方法去弥补和学习了,难就难在不知道自身的问题出在哪里,还自嗨的乐此不疲。你应该去学习新媒体管理师的课程,重在思路和统筹,有大型上市企业营销顾问给你亲身做望、闻、问、切,并接受合理化建议去执行,那你的企业新媒体便能起死回生!2、什么技术都要用,什么热用什么?

微博、微信公号、微视频、直播,都采用。这些平台也会建议,他们主推微视频,就建议你上微视频,他们主推直播,就建议你上直播。但对政府机构和企业来说,通常内容应该比较严谨,再没有足够投入的情况下,没有建立完整的模式,就采用新技术,很可能事倍功半。

3、简单将粉丝数、阅读量、评论条数作为考核指标?

这些指标太多是显性的,一些第三方机构也用这些指标给政府、企业打分、排队,但是实际上有效的才是重要的,如某县的微博,如果粉丝数很高,但本地粉丝很少,实际作用就有限,如何更好地吸引本地的网名关注,如何提高在本地的内容穿透力、传播力才是更重要的。互动也一样,参与一个热点话题讨论,会带来大量的评论,这实际很危险,尤其是政府部门,可能陷入舆论漩涡,有多少本地用户参与互动,是否有一些热点话题(如意见征集)形成了有效互动,才是关键。

4、将所有媒体都当作一样的信息发布平台,完全不回应外界的转发、评论、@账号、私信的内容?

新媒体工具与传统的网站(含WAP网站)不同的是,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便利的互动方式,转发、评论这样的互动,是内容传播的重要支撑,即使你仅希望发布的信息能引起关注,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不同平台差距很大,内容,甚至标题要求都有不同。一篇在报纸上很好的文章,很可能并不适合网站,更不适合新媒体工具推广。

5、内容与业务分离?

有的政企所创办的新媒体工具中的内容,数量很多,但大多与其业务、职能没有任何关系,或基本没有与其所覆盖地域相关的内容,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因,这都是不可理解的。新媒体工具是辅助工具,却独立运作去了。投入并未能和业务、职能形成相互促进。

6、单纯的内容输出运营?

微信运营往往过分聚焦内容,好的内容固然是传播的主要前提和因素,但是在写内容前,我们需要依据微信公众号的属性和目标用户特征,推送他们关心的内容,也就是说不要一味的关注内容本身,要依据微信公众号定位和粉丝特诊确定发布内容,没有明确定位的微信公众号是做不好的。

7、只知拉粉不知承接

很多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朋友迫于KPI的压力,往往通过发放礼物、现金红包、付费推广等方式快速拉粉。结果短时间内粉丝增长很快,当然短时间内粉丝流失速度也很快,首先我们要关注拉的粉丝是不是目标精准粉丝。即使是精准粉丝,我们也要为粉丝设计关注后的活动行为路径,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微信公众号给予自身的特定需求。不要拉进来就不管了,我们不仅要关注粉丝增长,同时我们要关注粉丝进入后的内容承接和用户行为动线设计。

8、活动坐等转化

各种微信号都会定期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活动,但我们往往陷入我有很多粉丝,我发布一个活动后,就坐等用户报名参与,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场活动不仅要有好的参与内容,更要有好的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才能保证活动达到并超过活动预期。

当一个活动制定出来后,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宣传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内外部渠道进行充分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活动,同时应该注意在渠道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和你的活动主题和参与人群特征高度匹配的渠道才行。同时在用户报名和参与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流畅和高效的活动参与行为动线。

9、广告刷群惹人烦

微信号怎么推广,80%都认为是把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然后在各个微信群进行刷屏,所以加群发广告成了微信运营最重要的工作内容,结果就是分享了一大堆,但是效果寥寥。反而被群主踢出了群,但是又苦于没有好的办法。首先我觉得你分享的内容是知识还是广告决定了你是否被踢出群的重要因素,同时不要一味的依托微信做营销,可以尝试从微信外部导入一些流量,建立核心用户群体,再通过核心用户群体进行口碑性传播;或者通过新媒体矩阵的互推的方式获得精准粉丝。

10、一味分销或微商式新媒体

相信每一个做微信公众号都有其获利的目的,但是真正好的运营可不是像微商一样分享微信群,发朋友圈刷屏这么简单,而且好的微商早已放弃了简单粗鲁的分享方式,更多的放在了核心用户群的建立和用户口碑深耕。

11、试一试心态没结果

很多做线上活动运营的小伙伴总是喜欢试一试,往往这种试一试没有任何结果。因为你没办法通过数据或者参考依据去判断你的策略是否准确,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活动节奏是否和用的体验节奏保持一致。往往是忙了一大堆事情,结果却差强人意。活动前想象的人气爆棚没有出现,活动中的活动高潮等到活动结束了还没出现,一个活动成功主要功夫在活动外,活动外是什么?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

活动的任何环节的设置都是有数据可依的;恰如其分的文案表现和设计呈现;活动的宣传渠道和活动目标人群高度匹配;活动有应急方案,当某个环节达不到预期时可以及时调整;活动数据埋点充分合理,能够实时对活动过程进行数据监控;活动的用户行为动线设计简单合理,用户易于学习和参与;活动要有预期,同样要有活动总结报告,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活动目的明确,切不宜过多,最好设置在两个以内;

12、孤立使用双微

微信运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运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达成想要的结果,所以不要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的运营画禁区。比如说运营吸粉,我们总是希望通过微信系统内部增粉,除了发朋友圈就是分享微信群。其实如果我们对于自己足够自信,我们也可以通过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企鹅号、百度百家等已经论坛贴吧等多种方式的组合进行吸粉,这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要注重各个媒体平台的人群属性是否和自身的目标用户契合。

13、只在营销上找问题

很多人将微信运营和活动运营结果进行分离,认为活动效果不好,是线上的营销人员做的不好,往往忽略了新媒体活动运营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应该说从用户接触活动信息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营销的环节,用户在买单之前可能因为任何因素而放弃消费,所以营销效果不好可能出现在任何环节,而不单单是营销的问题,同时也告诉我们运营需要系统的通力配合。要有完善的用户消费体验,从没接触用户的那一刻就应该时刻准备好。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新媒考务

本文由新媒体管理师考试中心申申整理提供,内容来源于网络和实践。

另:北京站·新媒体管理师(高级)·面授精讲班

企业新媒体搭建、优化、运营、管理,案例详解全流程!

时间:2018年6月23号-24号

地点:北京·中工大厦

适合人群:从事企业新媒体运营管理、线上营销策划、大中小型企业CEO等具有决策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企业新媒体状态不温不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无法突破,转化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