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现金日”、“共享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维变得没有边界,天马行空。一些在过去5年看似荒诞的想法和做法现如今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时代变迁、趋势已成,任何事物想要在现阶段中保持原有的竞争力以及发展前景,尽可能适应互联网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才是王道,传统媒体行业亦是如此。
互联网带来的内容营销方式进阶
在过去,传统媒体之所以长时间占据营销流量主入口,主要是资源优势。相比较当下,那个时代数据孤岛,信息匮乏,传统媒体通过合作、自制等方式垄断了信息来源,拥有曝光率的话语权可以说是具备了营销成功的先决条件。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首先打破的就是信息壁垒,对于“内容”的定位和营销也逐步发生了改变。
侧重数据分析带来的智能推荐
传统媒体营销依靠的是固定的媒介,如广告牌、纸媒等,这些工具所携带的内容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内容的产生来自于编辑对于时下热点的触感,一千个人心中对于热点会有一千个定位,虽然可以服务于大多数,但营销本身从刚开始就处于被动,毕竟是在揣摩用户的心理。但数据分析不同,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的解析,可以剥离出需求热点,借助关键词匹配和语义分析,可智能推荐给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借助这些内容再绑定上营销标的,虽相比于传统媒介,都是通过内容捆绑进行传播,但营销本身已经从揣摩当下热点和用户喜好,变成了依据用户喜好延续阅读内容,营销精确性提升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对于营销的本能抗拒。这算是营销方式的一大进阶。
转变内容自制为UGC模式
从“揣摩营销”到“延续营销”,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说是借助互联网手段的一次成功营销升级。但仅仅满足于此并不合适。因为营销本身聚焦的是精准性及持久性。互联网带来的社交产品以及相关人际关系圈,其粘性和扩张力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如何有效利用这个优势决定了营销的生存周期长短。因此,UGC模式逐步兴起。业内UGC模式的代表有很多,比如QQ空间、快手等,放手让这些产品发展,表面上看失去了对内容的控制力,实际上却为内容赢得了更强的生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创作力降低了内容中断的可能性,也丰富了官方自身的内容资源池,对于后续资源编排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降低内容制作成本。
内容是营销的核心和手段,解决了内容的匹配度和持续生成难题,便可以让营销多了更多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