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在谈互联网+,
即互联网的思维进入到各种传统领域,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呢?
营销的本质是帮助企业找到其目标受众,用目标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该产品或服务。
所以,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营销的目标一直没有变化,即人本身。
只是,用户的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场景发生了变化,用户集中于互联网媒体,营销当然也换了一个阵地,从传统转移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甚至物联网;用户习惯发生了变化。
过去单纯的一句“送礼就送脑白金”,占有用户的心智即可成功,今天的用户不会因为你一句话就会产生购买,大家更喜欢好玩、有趣的传播方式。
但是营销的逻辑永远不会变化,
即效果等于
到达率乘以成本。
电视时代,传播的到达率谁都不知道,报刊时代,至少报纸属性定位明确,目标读者属性大致有一个轮廓,到达率更高;互联网点击广告,大致可以跟踪用户行为,到达率更近一筹。
未来的广告,更多的会是体验式营销和100%效果营销,营销与销售几乎挂钩,每一分钱的投入,一定能核算出最后的产出。
过去用户集中在报刊、杂志、电视,现在用户都堆在互联网上,所以,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看做一个“渠道”。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背后彰显的是一个群体的态度,甚至三观,比如免费思维、极致思维、共享经济、体验式营销等,这些年门户干掉了报刊杂志,电商干掉了传统的商场,一些淘品牌也在崛起,异端正在崛起,主流必将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