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转型的五大逻辑之四战略逻辑

当前传统媒体转型成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清晰可行的战略规划,更缺少“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能力,而只能站在昨天看现在或者站在今天看未来。互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是真正的未来,因此,传统媒体在转型时,就应该积极布局这些产业。

1.智慧政务等互联网相关业务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而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纷纷推出了自身的各种形式的互联网应用,很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媒体的传播甚至舆论引导功能。例如,有些政府的官方微博、微信、头条号的粉丝数远远超过当地媒体,这就会进一步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应以专业性的角度去说服当地的主政长官,把当地的政务网站纳入到当地的智能传播体系建设中,实现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媒体与政务网站的有机整合,进而更好地实现智慧政务建设。

2.大数据相关业务

2013年是我国的大数据元年,大数据正在快速商业化,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也应该积极布局大数据业务来实现自身的转型。

首先,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打造自身的智能媒体。智能媒体毫无疑问是方向,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作为智能媒体代表的今日头条在短短的4年多的就成长为年收入近百亿元、估值过百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一方面应把自身的内容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数据化,并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读者向用户的转变,以更多的数据来推动自身智能媒体的建设和迭代;另一方面,应积极地去争取当地的各类政府数据,争取成为当地政府数据的主导开发者和应用者,在利用政府数据等各类数据为民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上,来实现自身的商业变现和转型。

3.智慧城市相关业务

当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传统媒体也必须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第一个层面是主导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能传播体系的建设,并且要负责智能传播体系建设之后的运营;第二个层面是主导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并负责建成后的具体运营。

瑞安日报在智慧城市的布局就居于全国前列,早几年,瑞安日报总经理华小波就组织“智慧政府”的相关论坛,组织瑞安市的各级公务员来学习,在有效转变当地公务员观念的基础上,瑞安日报拿到了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头单位,相信当瑞安智慧城市建成之后,瑞安日报必将在智慧城市的运营中占据重要的份额。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智慧政务是当前就可以抓住的机遇,大数据是未来3到5年内的重大机遇,而智慧城市建设将是5到8年的革命性机会,如果能够利用好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就能够彻底转型,如果拿不到则转型基本无望。

4.互联网+跨界的转型思路

传统媒体必须彻底抛弃传统媒体转型路径依赖症,即“内容+”的转型思路,而树立起彻彻底底的“互联网+”转型思路,但是单纯的“互联网+”转型思路依然难以保障走到最后,必须通过“互联网+跨界”的思路来实现自身的彻底转型。

首先,单纯的“互联网+”转型思路难以走通

对于绝大多数实力不强、积累不足的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思路是必须坚持的,但是由于互联网转型耗资巨大且耗时较长,单纯的“互联网+”转型就会导致“壮志未捷身先死”的下场,即尚未转型成功,子弹已经打光了,鲜血已经流光,极可能倒在成功转型的前夕和路上。

其次,通过跨界来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新的产业支柱

当前,传统媒体在当地依然有很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多元化产业的跨界发展来建立起新的产业支柱,进而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较为充足的弹药支持,帮助传统媒体实现自身彻底的“互联网+”转型。例如,有些传统媒体开始积极进军当地的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的“特色小镇建设”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多元化的机会。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