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宋建武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媒介政策与媒介制度。“媒介”、“互联网”、“用户”这些要素在他的研究课题中完美的结合。宋建武认为,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看,人类正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经历一个传播关系嬗变的过程,正在从“一对众”的大众传播形态,转向以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分享为主要特征的社交化、网络状传播。新的信息传播体系,已经不是单纯的发布,而是通过互动、分享来黏合用户,这也就是微信为什么火的原因。
未来的互联网媒体平台什么样子?生态平台
“未来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是什么样子?”这是所有传统媒体从业者和受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宋建武教授首先说了说未来的互联网平台是啥样的。未来的互联网平台一定是生态平台,这就意味着,用户也就是老百姓在进入这个平台之后,可以满足他所有的要求。互联网本身是个媒体渠道。
宋建武引用了阿里巴巴两位大咖的观点。阿里去年上市前夕,马云发表了一封《在15年争议中如履薄冰,不回避挑战》的公开信。信中写道:“我们运营的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由全球数亿的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者组成的仍在持续长大和进化的新经济体。”宋建武说,阿里的目标比普通的媒体大,但基本逻辑是一致的。
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有一个观点:“未来没有独立的媒体,媒体都会依附于一个商业社区”。宋建武说,从传统的新闻专业角度看,这句话有些“反动”,但恰恰是现在面对的事实。因为新闻这种特殊的产品,本身不具备靠自身盈利的模式。未来,以前考帮人家吆喝卖东西,以后直接帮人家卖东西。这是市场的需要。
而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曾说,当前这种传播格局下,不能单靠新闻内容去吸引用户,真正有前途的媒体成长路径,一定是靠其他方法吸引大量用户之后再去传播新闻信息,先有用户再去做传播。这样的话恰恰你和马云的话、曾鸣的话相呼应。
宋建武认为,未来媒体的生态一定是大众平台,一定是生态平台。不是这样的平台,就没办法生存下来。媒体融合的意义,本质就是让传统媒体在网上、在社会具体生活层面获得更多的用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这样才能实现“人在哪里,阵地在哪里,重点就在哪里。”因此,媒体的转型,包括新媒体平台的打造,必须把取得用户放在首位,没有用户就没有阵地,也没有市场。
为啥微信更火?分享、互动更灵活
近两年,微信迅速崛起,大有压倒微博之势头。为啥微信这么火?宋建武教授认为,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人类正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经历一个传播关系嬗变的过程,正在从工业社会“一对众”的大众传播形态,转向以社会(社群)成员之间平等、分享为主要特征的社交化、网络状传播。也就是说,现代的传播关系是社交化、网络状的传播,是以平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分享、交流为主要特点的传播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存在哪一方是信息的前端和高端,而是主要体现为传播过程参与者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新的传播关系较以往也有更大的活力、更强的黏性。
比较微博和微信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微信的发展速度惊人,关键原因是它满足了朋友圈的平等互动分享的社交需要,这种关系更适合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信息沟通。这种现象,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关系演变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让一些受过专业的训练、有独特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有了作为社会主体参与社会进程的机会和需要。因此,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结合在一起,促生了新的传播体系。
数字移动和互联网啥关系?前者决定后者发展方向
电视、手机、电脑……这些我们每天都依赖的生活伴侣都与数字移动和互联网相关,那么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对立吗?宋建武解释道,最开始,数字化是互联网的一个基础,因为不数字化互联网没法传输。发展到今天,整个社会在数字化,在一定意义上讲,数字化决定着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当互联网和数字移动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数字移动是否冲击了互联网?二者,宋建武认为不是对手。移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他们的本身特征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移动互联网带来终端的个人化。最开始的终端是一个办公设备,例如电视机、公用计算机的阶段。从PC开始,它进入了家庭。就互联网的终端来说,从办公到个人用,个人用就是家庭用,真正每个人都用就是移动。某种意义上来讲,移动互联扩张了互联网,使得互联网能够真正进入每个人的手里。它们俩个没有矛盾,不发生冲突,“互联网+”严格来说是“网络化+大数据”。网络化是指充分互联,大数据是给予充分互联加上数字化以后汇集巨量数据。例如大客车和小轿车来讲,大客车很多人都坐,小轿车个人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就是个小轿车,PC是大客车。□本报记者 王健泽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