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可信互联网新媒体需共同担当

11月17日下午,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枕水厅座无虚席,过道上也站满了听众。这里正在进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媒体发展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围绕如何应对媒体传播格局变革与挑战展开热烈探讨,共识因交流而汇聚,信心因共识而提升。(11月18日 《人民日报》)

与会嘉宾对于建设“可信互联网”的认识高度一致,那么,如何找到一条既能防范信息失真的问题与风险、又能使人类共享新媒体发展红利的道路?这不仅让“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高度发达的传播技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也是更好帮助大家辨析真假,使得网络空间清朗可信的信心所在。

建设“可信互联网新媒体”要炼好“火眼金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空前发展壮大,在极大地丰富网络内容的同时,大量虚假信息、伪科学信息大肆泛滥。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一些虚假信息传播时间长、受众范围广,对广大网民产生了严重误导。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坚定地成为纷繁信息的过滤器、偏激观点的校正阀,成为社会心态的压舱石。要真正有这样的本领,传统的媒体、新媒体都要在强化意识上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样不仅能快速识别互联网上的假信息,更能用责任营造良好的值得信任的网络新闻生态。

建设“可信互联网新媒体”要确立价值主心骨和坐标系。新媒体的秩序、传播的质量、传播的品质决定着新媒体的未来,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生态,其根本途径还是共同建设可信的网络空间。当前互联网上出现的内容低俗、传播谣言、抄袭泛滥、垃圾信息等现象,暴露出的是主体责任的缺位。可信互联网,需要筑牢可信的技术基础,更要营造可信的价值坐标。有价值坐标,无论当下传播环境加速演变,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吃上媒体始终秉承的不变品质,去永远握紧手中的话筒,传递新闻心声。

建设“可信互联网新媒体”媒体要聚合百方正力量。众所周知,网络的力量在集合,集合的基础是信任。可信是网络媒体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要真正形成共治格局,媒体之间唯有真心相待才能真正推动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新媒体只有在可信的网络上,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多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才能让新媒体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不仅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初衷,更是新媒体发展的基础合力。

总而言之,建设“可信互联网新媒体”需要共同的担当。有担当才会不断搭建起值得信任的平台,包括用户的实名注册,新闻论坛的实实在在管理、行业之间的真诚交流合作等到,才能让媒体提高互联网自律,进而挖掘机会和潜力,把无国界、无边界的互联网新媒体利用好、发展好,努力消除网络空间的各种隐患,让全世界人民共享网络社会当中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浅蓝)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