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下单转化率高达35%的外卖运营秘诀都在这里

每一位餐饮人对于店内餐品味道与品质都抱有极大的信心,因为每一个菜品从食材的选购到产品研发,商家都投入了全部的激情与精力。对于堂食,好的产品几乎就等同于高销售额。

但是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逻辑却不能照搬到外卖经营中。

据官方数据显示,堂食的下单转化率为100%,外卖下单转化率仅为20%。在外卖平台上,顾客可以选择3公里范围内的任意一家店铺,进店只是对店铺感兴趣的信号,下单转化页才是用户用以考虑是否购买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下单转化页就是一个杠杆,页面内容的质量决定了杠杆的大小,好的页面可以成倍的放大销售额。

怎么优化下单转化页,从而最大程度的撬动杠杆、引导用户购买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菜单优化

菜品分类:快速找到想要吃的菜品

菜品图片:引起食欲,直观了解餐品

菜品名称:知道餐品的主要内容

菜品描述:餐品细节,分量、口味、内容等

菜单分类是一个技术活儿,商家千万不能高估用户的耐心,寄希望于用户在毫无章法的菜单中寻找餐品。菜单分类是一个帮助用户快速锁定餐品的辅助工具,工具越好用,用户粘性就越高,因此商家应该好好打磨这把“利器”。

包括三个步骤①菜品筛选②菜品分类③类别名称设置

菜品筛选:应该将已有菜品按照爆款产品、引流产品、利润产品、辅助产品进行分类,并且去掉不适合外卖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

菜品分类:商家应该根据品牌定位与主营品类将餐品进行合理的分类,类别数量控制在八个以内,以下是菜品的几种主要分类方式

a根据主食分类:米饭套餐/面/单品(小吃/饮品) (和善日式美食)

适用于:快餐

b根据食用人数分类:单人套餐/双人套餐/多人套餐 (有它火锅鸡)

适用于:冒菜/火锅/西式快餐等

c根据菜品种类分类:热销菜/优惠菜品/荤菜/素材/凉菜/汤/酒水(汉堡类/鸡肉类/小吃类/甜品/饮料/咖啡)

适用于:中餐/西式快餐

d根据食材分类:套餐/荤菜/菌菜/素材/主食

适用于:冒菜/火锅等

对于优惠活动较多或者活动力度大的商家,可以将活动餐品归为一栏,起到引流或者提高客单价的效用。

类别名称设置:各个平台对于类别名称的字数都有限制,控制在八个字以内比较合适。名称内容包含:类别描述+分类。

菜品图片:

不仅是菜单栏的颜值担当,也是用户辨识菜品食材、口味、分类的最为直观的途径,建议使用菜品实拍图。

菜品名称:

让用户知晓餐品的主要内容,如果配合生动有趣的描述性词语,凸显出菜品的特色,就更具吸引力,促使用户下单。

菜品描述:

菜品描述是对菜品图片与名称的补充,对于需求千差万别的用户而言,这是考察餐品是否符合需求的重要一步。菜品描述内容包括食材、口味、分量、制作方式、食用功效等。

2、活动优化

很多商家反应活动力度并不小,吸引了很多用户进店打卡,但是下单转化率却没有提高。

问题往往出在活动的适用性上,比如满减门槛过高导致单人食用户无法享用,折扣商品并非热销菜品,不能激起购买欲望。因此活动设置与餐品价格、品质、受欢迎程度息息相关,需要综合衡量店铺情况与目标用户需求,才能保证活动能够达成预期的效果。

3、用户评价

评价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检视整个外卖服务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影响用户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商家需要重视评价对于下单转化率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好评。

首先,商家要主动控制好每一个过程的品质,包括餐品品质、包装、出餐速度等各个方面。

其次,对于用户的评论,商家需要保持足够的重视,不论是好评、中评还是差评,都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回复,这其实也是商家与用户互动的契机。

①对于好评,及时主动回复

外卖有一个局限性:覆盖的用户一般都是在周边三公里,这就决定了销售额的提升主要依靠的老用户的复购。给予好评的用户,就是复购的目标用户,所以商家应该重视好评并及时回复。

建议商家准备5个统一回复好评的模板交替回复用户评价,回复中可以包含关键词:亲爱的、尊敬的、感谢、欢迎下次再来。甚至在上新品的时候,可以在回复中宣传。

②对于差评,表示歉意并整改

差评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商家应该有心里预期,避免遇到差评就将个人的情绪带进去,引起用户的反感。

导致用户给差评的主要因素有:菜品品质、漏餐、配送时长。

收到差评后,首先确认问题,表示歉意,并且落地整改。可以使用以下关键词:十分抱歉、感谢建议、会尽快改善、下次补送。

因此,即使用户查看差评,也会看到商家的善意留言与整改措施,会有效的扭转差评带来的不良印象,促进下单转化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