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新闻背景: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至2016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排名前50名高校》的榜单。其中,清华大学以8002件高居榜首,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紧随其后。消息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综合来看,不少网友的讨论主要聚焦在专利转化率和专利质量上,甚至有人提议教育部在公布申请专利数量榜单的同时,也应一并公布专利转化榜单,两份榜单才能更为全面地反应我国高校专利的申请状况。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大力鼓励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节节攀升,发展突飞猛进。我国《专利法》颁布虽然仅30年多一点的时间,但已经连续五年发明专利申请量雄踞全球首位,2015年更是首次突破100万件大关。更为可喜的是,不仅国外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有较大增加,国内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申请量也涨幅显著。专利数量的上升曲线,正是对我国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战略及政策的最佳注脚的生动例证。
但高兴之余,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专利数量的增长,并不能作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所高校创新水平的评价指标。正如不少人在讨论中所指出的,真正有用的专利应该是质量高的专利,而质量高的专利不仅是指具有科技发展前瞻性的专利,也应该是真正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专利。专利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的转化率指标的高低,更接近反应一国的“智造”的潜力。由此说,专利“质”“量”双高,才能说一国是真正的专利强国。
透视中国专利版图,一些数据需引起关注: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数量较多,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被宣告无效的比例较高;再比如说,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专利的转化率约为10%,而专利资本化的比例也较低,大多数专利出于“闲置”状态。毋须讳言,专利领域存在着滥竽充数的现象,一些企业将专利申请作为是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一个指标或是取得垄断权的途径,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也多将专利申请用来为自家的创新能力“撑门面”,专利申请人将专利作为职称晋升等的加分筹码等也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就是在这样的异化中,专利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和意义,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甚至一度提出要清理“垃圾专利”,问题的普遍性及严重性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反思。
专利数量屡创新高,是“中国智造”实现突破的新开始。如何在“大”的基础上做“强”做“实”,如何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如何让专利创新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尤其是以此为跳板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都亟待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努力。
(作者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建民)
发稿网(QQ:599515669)是全国领先的在线新闻稿发布平台,团队由资深互联网专家组成,服务内容类涵盖软文发布、软文发布、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