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衡量一所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是重要标准。
专利是高校知识创造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专利许可给企业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是高校创造的知识向企业主动转移。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研发的重要阵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而专利授权数量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最终评价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7年度报告》中显示,浙大、哈工大和清华三所高校在高校专利授权量榜单中位居前三甲。
报告中还显示,高校科技成果申请专利比例为22.6%,远低于企业的62.4%,其中近5成高校的科技成果申请专利的比例在10%以下;同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1.4%。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现状下,专利作为对接创新与市场的桥梁作用并未得到高校的充分重视,其专利创造和运用的巨大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挥。
众所周知,高校一直以来具有高素质、高教育、高品质的特征。基于高质量的教育文化熏陶,不少高校日益涌现具备创新性、可塑性、高价值的研发成果,而这些研发成果往往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或渠道而被“雪藏”在学校中。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因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是什么阻碍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数据中显示,对于在回答专利运用中有关专利转化的最大障碍时:“技术不够”、“经费不足”、“积极性差”成了阻碍高校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大因素。
一件发明专利许可使用费5亿元,这是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研发团队发明新型发泡剂的价值;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个体化医学基因检测技术”7件发明专利,转让费1.8亿元;西南交通大学磁悬浮二代工程样车专利技术合同签约超1亿元……
去年以来,许多高校的高价值专利成果成功实现了转移、转化,结果令人欣喜。然而,这相较于整个高校专利市场而言,这些成功案例只是凤毛麟角,不少高价值的专利成果仍处于沉睡闲置状态,亟待唤醒。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发展,除了知识产权部门在主动培育和挖掘高价值专利,国内部分高校在探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打通专利转化通道、激发师生创新热情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稿网(QQ:599515669)是全国领先的在线新闻稿发布平台,团队由资深互联网专家组成,服务内容类涵盖软文发布、软文发布、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