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十多年地方门户的屌丝谈谈内容运营一些想法

做了十多年的草根内容运营,今天发文谈谈内容创作平台的一些想法。做本地内容创作素材相当有限,我发现,往往一个题材就传播几十次之多。是什么导致这些情况呢?是内容运营商太多还是题材有限?原创作品,不管是受众还是创作者都喜欢。原创在无任何福利支持下是很难生存的。比如在今日头条,如果未能开通原创和打赏功能,是很难持续化运作的,特别是今日头条对企业用户注册的头条号更加不友好,导致很多内容创作抄袭,因为通过抄袭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微信公众号也是如此,现在粉丝不像早一两年,需求方式的提高与对阅读兴趣扩大和对品质的要求,不能满足需求后,往往被粉丝抛弃。从2014年做地方草根资讯门户定位以来,也曾多次想从内容领域突破,因为,我们知道,在内容及时传播速度和覆盖远远小于一般门户,在夹缝中生存小心翼翼,通过组建资讯传播矩阵,交叉互联。特别是一般小公司,个人运营的传播媒体平台,因为做不起昂贵的广告,只能通过免费渠道慢慢地来,日积月累,但是,这样又一个弊端来了,互联网信息的速度不可能 与日积月累的用户获得成功,许多不确定性的粉丝量倒戈,让运营内容变得更加艰难。

前几天看了一侧华兴资本CEO包凡与美团点评CEO王兴、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关于今天的TMD是否会将代替BAT,我个人认为,超越AT还是有一些难度,ATd的能量至巨大,之复杂,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古代战争一词形容最为合适不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有可能的结果是:ATTDBM+,然而谁也代替不了谁,在未来需求和谐发展理念的思想光芒下,想一家独大的雄心将会一不小心毁灭。而草根内容创作成功率少之又少,虽然现在大家都往细化领域拓展,细化领域的线路是对的,问题是,大鱼与小鱼的千古自然规律谁能突破?【一些内容创作平台的成功大部分是有一定背景的,就算没有背景,也是从BAT等互联网巨头“下海的”】几乎都是绿叶。想成为红花需要一定的爆发力或者真的有更好的内容运作解决方案。

龙岩畅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