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广告做得像重大新闻发稿怎么样

开办这个栏目的初心

各位朋友,《创业者的定位心法》上线有一段时间了,有同学关注到了这个栏目,有不少同学问:林老师,做一个栏目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您平时这么忙,为什么还专门花时间投入呢?

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一起回复一下:我们开办的这个栏目,是希望通过对商业现象的剖析,让创业者明白,要想在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极其严重的今天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是要尊重商业规律,掌握一些必备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就是定位方法论,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帮助创业对品牌定位有所理解,这就是我们创办这个栏目的初心。

定位理论是40多年前由美国的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两位营销专家创立的。2001年“定位理论”被美国营销学会评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理论被引入中国后,经过十几年的践行,成功地运用到王老吉、加多宝、劲霸男装、东阿阿胶、维品会、飞鹤奶粉、贝蒂斯橄榄油等品牌上。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CEO和广告界的朋友们学习和实践定位理论,用以指导企业战略的制定、组织建设和营销推广。创业朋友们学好用好定位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谨防创意的陷阱

上集我们说到“好广告是需要诗人呢还是需要定位高手”。答案当然是定位高手。

如果大家读过特劳特先生的著作《与众不同》或者《显而易见》,就能理解,一些企业在广告创意和制作上的巨额投资,为什么会打了水漂。

换句话说,我们要谨防创意的陷阱。

许多企业、广告公司在做广告时,并没有搞清楚销售的本质,以为广告取决于创意、风雅、文采或想象力。广告公司有时也会迎合企业负责人的口味,以为公司CEO喜欢的,就是好广告,所以把文案写得天花乱坠,华美无比。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评估广告的价值呢?

首先,一个企业之所以需要广告,是因为它无法亲自面对所有的顾客以及潜在的顾客,所以它需要通过某个渠道比如广播、户外大牌或者一张宣传单页来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

关键的问题是,品牌故事要讲什么呢?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多次谈到定位就是要寻找差异化,彰显你的与众不同。差异化就是给消费者一个购买你的产品的理由。

然而,不少企业却把大笔的资金花在了虚无缥缈的东西上。

比如力诺瑞特太阳能的广告:这是力诺瑞特带给家的智慧,让热能更多可能,让热水无处不在,让洗浴随心所欲,力诺瑞特,给肌肤留下阳光的味道。

听完后,大家认为这个广告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我们根本感受不到力诺瑞特太阳能和其它同类产品有什么不同,

再比如茅台王子酒的广告:德为本,智为根,民为天,厚德品质尊天下,茅台王子酒。这则广告显得极有文化底韵,可就是不明白它在说什么,听不懂,记不住,想不起,自然就更不会买。

我们一直在讲,定位就是在找构建品牌的差异化认知,这个差异化认知是有对标的,指的是和竞争对手之间的比较。广告就是企业品牌定位戏剧化呈现,广告是要带着定位出场的。

关于如何寻找差异性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前几期的《创业者的定位心法》。

广告如何把差异性表达出来

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广告如何把差异性表达出来。用一句话来说,广告就是要显而易见,要相信“越简单,越有力量”。

所以呢,我们要谨防把广告搞得复杂,玄而又玄。比如刚才的茅台王子酒,“德为本,智为根,民为天,厚德品质尊天下”,云里雾里的,叫人不知所云。

那么怎样才能让差异化变得显而易见呢?有没有什么妙招呢?

一个通常的办法是新闻化表达。如果你传播的信息听起来像是重大新闻,这样就能消除广告商与受众之间的敌意,让消费者减少“被推销”的感觉。

我们以青花郎酒为例,它是这样来叙述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其中一个是青花郎。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广告就像在报道一个新闻,一个相对客观的故事。广告先陈述了酱香酒发源地在赤水河畔这一高认知的事实,接着顺势就将青花郎定位为两大酱香酒中的一个,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广告就像在报道一个新闻,一个相对客观的故事,广告先陈述了酱香酒发源地,赤水河畔。这是一个高认知的事实,接着就顺势将青花郎作为两大酱香酒推出,显得自然又有可信,从而抢先占据消费者关于酱香酒两大品牌这一认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广告都需要新闻化,幽默一点、戏剧化一点,也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以前步步高推出的无绳电话广告,就充满了戏剧色彩。

它描述一个正在卫生间的男子,因为慌着去接电话,而被自己的裤子拌倒。后来因为有了步步高无绳电话,这样的窘况就不会再发生了。

步步高无绳电话广告

这个广告突出了产品的差异性正是“方便”,加上幽默风趣的场景设计,步步高无绳电话当时成为引领无绳电话的引领者。

好的,今天暂时就聊到这。

创业学定位事半功倍,锁定林建红的定位圈。

继续关注林建红的定位圈之《创业者的定位心法》,每日更新,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