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站的数据分析包括流量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四个板块。
流量运营:
Web端主要是看访问量、pv、uv,基本质量指标包括用户的平均访问时长、平均一次会话浏览页数和跳出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用户的活跃度,以此作为标准来评判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对于新媒体运营者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网站流量分析中,主要从访问量、流量入口、广告等角度切入。
访问来源包括直接访问、外链、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通过对来源的分析,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然后优化内容渠道,其次是落地页,这是最终用户到达你网页的入口,如果用户被导入到无效或不相关的页面,一般会有较大的跳出率。最后广告的投放的优化也是一个导入流量的重要部分。
在流量导入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激活和转化,我们分别对转化的每一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流失率最高、最低的那一步,然后优化渠道。
在进行一系列流量分析和转化分析之后,我们可以进行相对应的策略制定,具体方式包括搜索词、落地页、广告投放优化等等,根据性价比来进行渠道配置。
用户运营:
流量运营是用户的引流,而用户运营就是用户的维护。其实导入与维护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需要根据用户的行为(访问、浏览、回复、评论、发帖、转发、分享)来建立行为指数,最终将用户分类,进行精细化的运营。对于不同类的人群,进行对应的刺激,比如说,针对一个内容传播类用户和内容生产类用户所采用的方法应该有所区别。
对于不同网站的留存指标分析有不同的时间群组划分方法,高品类产品的日留存率更好的反应用户与产品的关系,而工具类的周留存率就比日留存率更加具有业务意义。
产品运营:
用数据来分析和监控功能
1、 监测异常指标,若一个用户在同一实际啊频繁点击验证码地发送,说明我们在这功能点上有问题,这可以及早提醒我们去做功能地改善,弱化用户的怒点。
2、 通过留存率来检验功能的效果,当一个新功能进入的时候,若发现用户持续使用的比例较低,我们就需要思考是否有引入新功能的必要性,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较低了客户的体验感。
在开始通过优质内容去维护客户时,,你需要定位你的内容是作为一盒产品存在还是辅助产品的存在,,其次是对用户的需求分析,有针对性的向用户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