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蓝皮书堪称网媒人必读直指中国新媒体未来发展十大趋势

时代奔腾向前,网络转瞬变迁。不抱紧一两本业界报告书,都不好意思观察过去探究未来。每到年中,网络媒体圈就有这么一本重磅报告堪称必读,那就是来自

中国社科院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即新媒体蓝皮书。

2017年6月26日,以“共享智能移动”为主题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发布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新媒体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诸多皮书中的精品之一,已经连续4年获得优秀皮书一等奖,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今年是这部蓝皮书连续第8年发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新进展。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网络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不断升级,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深化。在新一轮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新媒体领域的发展生机勃勃,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创新。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通过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在新媒体领域实现领先发展。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介绍了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的主要内容: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全书共分为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和产业篇五个部分,汇集国内42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深入探讨了过去一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蓝皮书概括了2016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的

六大态势:

1、

互联网广泛而深刻地造福国家与人民;

2、

我国正向网络强国大步迈进;

3、

不断加快互联网治理步伐;

4、

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塑造微传播新生态;

5、

网红经济与共享经济推动新媒体产业发展;

6、

网络舆情倒逼互联网企业肩负平台责任。

蓝皮书对中国新媒体未来的发展提出

十大展望:

“互联网+”行动计划成效显著,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空间广阔;

物联网迎来发展机遇期,智能产品样态多样化;

媒体融合发展举措不断创新与升级;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提升对外传播水平新契机;

微视频、网络直播深耕垂直领域发展,内容创业热度不减;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热门,其应用领域的选择与布局日显重要;

7、

网络文化发挥“硬威力”,社交功能仍是新媒体产品的核心功能;

8、

政务新媒体体系化发展,网络扶贫有效推进精准扶贫;

9、

新媒体盈利方式更加多元但受到规范约束,移动变现成为新发力点;

10、

互联网治理“常态化”与“长期化”,网络安全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重点。

蓝皮书内容广泛深入,这两天,其中的哪些数据观点最受大家关注?《网络传播杂志》从网间热传的媒体报道中筛选几个代表性角度:

1、国际舆论场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中国网)

蓝皮书指出,2016年以来,移动传播对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以及信息消费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媒体融合即将进入以国际移动互联为中心的阶段。

除了我国领导人在境外社交媒体开设账号,许多国外领导人也在我国社交网站开设自媒体账号,重视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声,向华人展示其个人魅力。

2、到2020年网络直播或成千亿级大产业(中国新闻网)

2016年,中国的网络直播业态发展迅速,各路直播平台竞争激烈,这份报告就此进行了专章分析。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达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月活跃用户高达1亿,用户总数较2016年6月增长1932万,明显呈加速增长之势。

在市场规模方面,报告称,中国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90亿涨至2016年的约150亿,增幅高达67%,显示直线上升期特征,未来,网络直播作为朝阳产业的喷发性仍被普遍看好,预计2020年将长成千亿级大产业。

3、截至去年5月,仅微博平台网红粉丝就近4亿(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了解到,截至2016年5月,我国网红粉丝规模,仅微博平台就已达到3.85亿人,在微博平台粉丝中比重为28%,仅次于娱乐明星的43%。报告也指出互联网平台需要对网上信息管理负主体责任,对自身和来源于第三方的信息均应起到及时监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