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故事》柳工 激情与奋进的故事 上集 以岁月铸魂

各位好。

说起装载机。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会是车身前方的大铲子。作为工程机械中的一员,它承担着铲装卸运等工作。在建筑矿山公路铁路的工地上。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它魁梧的身影。

但是在工业基础非常落后的60年前。 中国人几乎都没见过装载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 中国的第一台装载机诞生了。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翻开这本关于中国装载机发展的回忆录。

1965年的秋天,一张神秘的装载机测绘图纸。 在柳工人面前慢慢铺展开来。 即便是厂里资历最深的老技术,也还是头一回看到图纸里的东西,然而仅凭这一面之缘, 他们就要把实物给 变 出来。

参与试制工作的核心人员,都是1958年建厂时, 从上海迁来的技术工人。那时,上海钢铁厂工人和家属中解故事。共计527个人来到柳州,支援国家建设!落地生根。这就是第一代柳工人。我八十四 岁 了。来柳州已经六十多年了。

我们到了这里的时候。这个厂区里面全部都是荒草。中国品牌故事 当时我们做这个机子的时候,说实在话?搞不懂什么是装载机。没有样板,都要靠自己自力更生, 从一个螺丝钉开始都是要靠自己。

一年之后,取名为 东风 的。中花 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435诞生了,当时做好这台机子,送到北京去,受国家的检验。在北京天安门前走过,现在回想起这个事来,我感到还非常的骄傲。

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诞 生,中国的工程机械事业乘上了东风 。 装载机的发展,也在柳工的苦心专研下,不断突破,完成了数轮蜕变升级。

柳工ZL50C装载机诞生 。较真儿的柳工人决心坚定。不仅做好了装载机,更是一直保持行业领头人的姿态。

不断地向国际领先队伍发起冲锋, 普通的装载机它的举升半径很大,根据杠杆原理, 需要整机的重量足够重,才能使整机的工作状态保持平稳,这就增加了油耗, 也限制了整机的载重量。

我们当时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将前弦缩短, 打造一款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装载机。 于是就产生了垂直举升这个概念。

这款垂直举升装载机2016年的美国展会亮棋。像人一样垂直举升重物。震惊了整个国际工程机械行业。

这创新的结构设计,精简的复合动作,不仅是改变了装载机,自问世近百年以来,中国品牌故事 都未曾出现根本性变化的作业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最大载荷操纵重量, 卸高卸重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它都具备了,都备, 突破用户现有价值天花板的能力。

杨锦霞 柳工装载机研究院平台技术总监 我们做了两年多的可行性分析。上百份设计方案。 然后三年多的整机实施,各项工况的反复验证。各项性能的反复调适。5台样机同步上任,中品牌故事 超过一万小时的可靠性试验,最终才把它做出来。

所有成功的喜悦,都是对智慧与汗水的馈赠。中国的装载机,也终于以领跑者的姿态,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含金量。

但是, 想要在工程机械行业里站稳脚跟,不仅是要技术上攻坚闯关, 更要在商海战场中冲锋陷阵。这座用旧厂房改造出来的,柳工食堂取名为 899,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精神。

在2002年,年产量不到3000台的柳工, 却面临着6000台的市场需求,如果错失市场高速增长的机遇, 行业第一的位置恐将不保,更何谈走出国门,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我们当时的产量, 加班加点大概是300台左右, 那么我提出了一个赶900的目标。

让当时员工,经理人员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惊奇。眼看着不可思议。 所以会场都是一片哄堂大笑。经过大家有效的沟通,让大家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在当天开完会的下午。整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以跑步前进。

这是柳工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之一。

就这样。柳工历史上的重要一役。决战899的大幕,拉开了, 那个时候柳工上下都像是打仗一样。走路都是用跑的。 吃饭也都是在设备旁边,站着吃完又继续干,甚至有的员工,为了节省洗头的时间,还剃了光头,那时候一上班开始,手脚就不停地拼命地干,每一颗螺丝的松紧!还有几十斤重的樘杆。上下装卸,每天都要上百次。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所有的柳工人,不分职级,每天鏖战在生产一线。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到了4月29日这一天, 柳当月第900台装载机。 身披红花缓缓驶出车间。

四月份 我们每个柳工人。都应该为此骄傲,为此鼓舞,为此奋斗不息,柳工人的日夜奋战。 终于换来了装载机产量起飞的奇迹。这一历史时刻, 并没有在岁月中被人淡忘。它就像一剂强心针,一直激励着柳工的装载机飞速发展。就在2017年。柳工的第35万台装载机成功下线。

2018年11月26日,还将迎来。柳工第40万台装载机的诞生。这惊人的数字放在全球。亦是举足轻重。我们相信,柳工人不会止步于此。他们将继续书写,中国工程机械的新篇章。百转干回百炼成钢。从装载机的故事里,一代代柳工人的匠心品质,也看到了,中国工业发展宏伟征程的缩影。

然而在装载机领域,站稳脚跟的柳工,对面着工程机械领域,众多繁杂的产品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来自国际的挑战。将如何破冰出航。品故 继续讲述柳工激情与奋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