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不管是青瓜丝土豆丝炒粉丝,其实一直都存在。在现在足够丰富多样化的社会里,无论何种领域都聚集粉丝,且粉丝的表现越发明显又剧烈。
什么是粉丝营销
粉丝营销其实是互联网的一种营销方式,之所以说现今的粉丝表现更为明显又剧烈,是因为基于现今互联网的强大传播能力,粉丝对于偶像的喜爱和关注可以被多方面挖掘和体现。想起我小时候,我母亲会称呼常来我们店里购物的顾客为“老熟客”。粉丝营销其实一直都有,在我看来,他是一种对某个人、某个企业、某种产品的产生粘性,继而产生消费行为的一种营销模式。
粉丝营销的现状
现在的粉丝,可以说疯狂得难以想象,狂热到可以不顾一切地为偶像买单,粉丝能够偶像带来的收益是潜力巨大、难以估计的。正式因为这样,粉丝行为产生了商业色彩,现今的企业发展离不开对粉丝群体的消费策略制定。一个明星的资源、一部电影的票房、一种产品的热卖,如果没有粉丝的支持,就算实力满满,恐怕也举步维艰。目前已被商业化的粉丝行为,各行各业几乎都在利用粉丝进行营销,这也就衍生了粉丝经济的说法。
还记得王俊凯18岁生日,他的粉丝应援溜得很。
在多个城市的公交站、大型广告牌、影院的LED灯箱放他的照片:
在米兰的全线巴士也在为他生日应援(不知道米兰人民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粉丝还有很多逆天的应援行动,从地面到直升飞机再到外太空,粉丝无比强大的消费能力,让你无法想象。
还有我第一次听见还有这样的吉尼斯世界记录——鹿晗吉尼斯世界记录,而且是三次打破:
第一次:转发一条足球球迷俱乐部的微博,评论达1316万,获得“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吉尼斯纪录。那条转发的微博时隔一年后,评论达1亿多条,再次刷新吉尼斯记录。
第二次:2016年3月,鹿晗在北京的演唱会,同时戴鹿角头饰的人数达1731人超越英国人之前的351人,获得吉尼斯奖牌。
第三次:他的微博话题累积量高于300亿,现在已高达1000亿。
什!么!鬼!还带这样玩的。
之所以说,现在流量明星身价高涨,也就是他们拥有海量的狂热粉丝,为他们尽情消费而成就的。
粉丝经济已然成为了社会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点,而粉丝在当今互联网的发展的可以说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粉丝的欲望更容易被随时满足。现今的互联网正在利用大数据不断地研究粉丝行为、挖掘粉丝欲望,若是你找准行业与平台,找到吸粉手段,找到粉丝燃点,找到粉丝营销的手段,你就有可能在某个领域有所发展。
粉丝营销的案例
(1)小米手机的粉丝营销
粉丝的口碑营销:
回想起我第一次听说小米,那是我一个朋友让我帮他抢购小米手机。
“买一个手机为什么要抢购?”
“可能是因为他便宜,系统又好用吧,我想快点用上。”
一开始小米以又特色的miui系统(周周根据用户反馈更新)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追随,建立了粉丝群体,且又不忘经常互动。据说小米CEO雷军以前经常混迹在贴吧、论坛回答粉丝疑问。
而现在,小米无论在论坛、贴吧、微博,其客服都经常与用户互动,雷军也自成自媒体,经常发布微博与粉丝交流。
(2)吴亦凡代言的优益C
明星代言产品无论何时都是非常常见的,但利用明星代言,把自身品牌当作粉丝与粉丝共同进退,激发粉丝力量,无形中增加明星粉丝对自身品牌的归属感,这是升级版的粉丝营销了。
于是,今年优益C精心策划了吴亦凡的生日会,与吴亦凡的粉丝一起,为他准备生日惊喜。
优益C从吴亦凡生日会的策划、预热、传播到现场应援,都不忘将明星代言与自身品牌深度结合在一起,达到高效力的品牌宣传——明星粉丝转化为品牌粉丝。
(3)粉丝电影营销——《小时代》
以前我是《小时代》书本的狂热粉,一听说《小时代》要上映,又有很多我喜爱的男神女神主演,我义不容辞就结伴买票观看了。虽说电影嘛,不怎么好看,口碑也不咋地,不过那时候没过多久票房就过亿了。那时候还没有真正进入票房电影时代,我记得从这个粉丝电影起,就涌现了许许多多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随随便便就能票房几亿。
影片的质量难以保证,但一部电影利用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体的明星组装而成的,在目前的娱乐为王年代,也许是收益的保证。
(1)网红营销——锤子手机
现在的网红那么多,营销的手段也各花各样,而锤子手机的营销创意——成功营造品牌归属感,定义品牌价值观,我是比较服气的。对于锤子手机,我是先听说罗永浩再听说手机的。罗永浩很能说、很能怼(经常巧妙吐槽其他手机品牌的不好),说话就在说相声,在手机发布会上以“情怀”、“实力派”、“未来”让人产生了品牌的信仰,而他本人因其吹嘘能力吸引了一大帮忠实的追随者。
在互联网的发展中,粉丝所能为品牌、企业带来的价值还没被完全挖掘。粉丝营销,能为企业产生极大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如何巧妙地进行粉丝营销,这是自身品牌需要投入研究的。
找专业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