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社交媒体吞噬的那些珍贵的生命组成部分

一个个的群,静静地潜伏在好友圈里。我沉默,群也沉默不语。一个个不同的群像一片片低矮的洼地,随着日子的堆积,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片池沼和水塘的集合。

起初,池塘里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了或久别重逢的或新交好奇。从嘘寒问暖,到长吁短叹,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尽的故事。

群就像一个个不同的房间,像不同城市里的广场。都有一属于自己话语系的活跃份子在维持着张力,避免水冷却寂静下去。仿佛如果任由着许多的池塘凝固下去,似水年华将会变成死水一池,再无青春活力。

于是每一个群几乎总会有几个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人。在不懈的为各个不同的群作出努力。也许是一个看起来极其无趣的近乎于谣传的信息,或者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忘记的所谓节日祝福短讯。再就是一幅低俗的美女图片。

更甚于有时实在是忍不住了,有人也会大声疾呼“有没有人啊?”屏幕外面看到的人似乎也是一笑了之,自言自语说,你看谁谁谁又无聊透顶了。其实群里和群外的人们都没有分别呀。

他们不管有没有人响应,就这样寂寞的发着。仿佛是一个人无聊孤独得不行了,在自说自话。

一开始时,我心里蛮介意这类信息里的一些。偶尔会义正严辞的回应。到后来就任由他们去自说自话了。

再到了后来的某一天,我好似顿悟了一样,变得更理解她/他们。我没有理由嘲笑或者苛责他们。

从小群体的角度来说,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一直在为这个群、这个小社团作着自己的贡献。他们在宣泄自己的无聊和孤独的同时,也努力地使这个小池塘不至于彻底陷落下去。

可能类似我这样感受的人不少吧。因为,时不时地,另一些热心但较少时间的人,我也是。就会偶尔发发红包。

红包一发出,就像在平静的水塘里丢进去一颗石头一样,激起层层浪花来。平时一言不发的人们此时就像潜在水底的鱼儿发现了食物一样,一下子活跃起来。等到红包被抢食完毕,池子渐渐地又恢复了死水一样的平静。

再后来,我真正想明白的是:现在的社会,真是存在太多的维度。简单的举栗子来说,一个社交软件,就是一个交维度。你有多少个社交软件就有多少个社会交际维度。不玩Facebook 的人你就没有这个圈层的社交生活维度和视野。不玩知乎,你就没有知乎的朋友。等等类推,很可怕,因为与你朝夕相处的人未必了解、认同你的社交生活。

所以,网络社会的发展,确实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可是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沟通鸿沟。

另外,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机器智能化的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社交网络的泛滥成灾。因为绝大部分软件平台都在日益的增加社交属性。

一句话,无社交,不网络。

这给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剧烈的吞噬着我们宝贵而有限的注意力。

因为反省到这些问题,前几天我大量的删除手机软件,卸载了所有手机游戏。通讯录里大量的僵尸用户,微信里的好友,特别是微信群。大约删除了四五十个群。

生命诚可贵,吾等当自惜。我们本来就有限的生命,应当燃烧在有意义的事情之上。勉励自己的同时,也送给我的各位好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