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ESPN在社交媒体上播放王牌节目 总局却选择共建足球频道

导语

【文眼】去年年底,ESPN王牌节目《体育中心》登陆社交媒体Snapchat。此举是为了迎合年轻用户。与此同时,体育总局却选择与电视台共建足球频道。

作者丨张宾

图片丨来自网络

月初,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上,前纽约巨人队的球员维克多-科鲁兹透露,球员们对于体育内容的偏好正在发生着变化。这对ESPN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关注的一切都发生在手机里。一切都在进行中。这帮家伙总是在手机上观看《Bleacher Report》(美国体育网站)推送的集锦。这些集锦可能是精彩的扣篮,也可能是球场上或者球场外发生的花絮。”维克多-科鲁兹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我们喜欢那些即时的、30秒左右的短视频。手机才是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不再是坐在沙发上观看《体育中心(SPORTS CENTRE)》。”维克多-科鲁兹提到的《体育中心》是ESPN的王牌节目。它正经历着用户流失、收视率下降的局面。

这种趋势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职业运动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中。时代变了,年轻人沉迷于手机之上,电视、电脑的位置退居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这种趋势都在蔓延。

ESPN主动在Snapchat上播放王牌节目

为了迎合这种趋势,ESPN向前迈出了巨大一步。去年年底,《体育中心》开始在Snapchat上推出,主持人更加年轻,内容节奏更加快速。目前为止,这一新的形态取得了成功。

百度百科上对Snapchat的介绍是这样的:“Snapchat是一款由斯坦福大学两位学生开发的一款‘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利用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并将他们发送到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列表。”

简而言之,Snapchat是一款社交软件,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卸任ESPN总裁之前,John Skipper在SVG峰会上表示,在Snapchat上播放《体育中心》后日访问用户达到200万,为之前访问量的两倍,其75%的用户年龄在13到24岁之间。

在移动互联网趋势的逼迫之下,老牌传统媒体ESPN被迫做出改变。“我们必须要与观众保持联系。我们必须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在他们钟爱的平台上呈现我们的节目。我们的目的就是获取观众,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John Skipper说。

Snapchat Discover是Snapchat的新闻和社论平台,ESPN是这个项目的首批媒体合作伙伴。它有点像微信公众号或者Facebook上的媒体主页。新近加盟ESPN的主播凯蒂-诺兰则领衔最新版《体育中心》这个项目。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媒介,所以你需要更有个性。你与观众的联系更加紧密,观众也更加年轻。你的语言特点也需要更加新潮。”凯蒂-诺兰成名于福克斯体育(Fox Sports),即将年满31周岁。她承认并不擅长使用这种平台,“我正在努力想办法。关键是孩子们。孩子们喜欢Snapchat。

诺兰承认,在Snapchat上播放《体育新闻》是时代的进步,非常很酷,“内容、节奏和语言风格必须随着观看习惯以及流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社交媒体正在成为版权的重要拼图

维克多-科鲁兹的观察,以及ESPN所做出的迎合,透露出体育内容业态发展的若干趋势。这种趋势在国内也同样适用。

短视频正在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最为重要的手段。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早已捕捉到这一信息。大量短视频平台正在大行其道。具体到体育领域,赛事集锦、赛后采访、场外花絮等短视频内容非常受年轻人的青睐。而传播这些短视频最佳的平台就是社交媒体,尤其是青年人麇集的社交网络。

社交媒体也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始大肆进军体育版权领域。FACEBOOK也已经开始重注体育版权。国内,新浪微博在版权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拿下NBA短视频权益十分关键。考虑到腾讯以5年5亿美元拿下NBA新媒体独播版权,新浪微博此举称得上“虎口拔牙”。

社交媒体正在成为版权的重要拼图,新浪微博、今日头条都采购了大量赛事短视频权益。目前,垂直体育互联网媒体平台变现能力较弱,社交媒体对于版权的蚕食将会进一步扩大。未来,不排除体育赛事直播会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呈现。

无奈之下,ESPN做出的改变,对于国内的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平台都具备借鉴意义。互联网,得年轻人得天下。内容输出方必须去抢占年轻人的舞台,节目形态上也应该更加迎合年轻人,甚至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内容风格也不尽相同。

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各直播平台,以及现在流行起来的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二次元新媒体平台,不再是赛事版权的补充平台,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主流平台。究其因:一方面,它们聚拢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另一方面,他们的财力往往比垂直体育媒体平台更雄厚。

拥抱改变,才不至于被时代的洪流吞噬。

共建足球频道是逆流而上

就在ESPN绞尽脑汁想要去拥抱新时代之际,体育总局却逆流而上。它们将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建足球频道。根据“体育大生意”的报道,未来体育总局还将与其它电视台共建极限运动频道、冰雪运动频道、青少年体育频道。

随着体育总局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署共建足球频道协议生效,“内蒙古足球频道”将变更为“足球频道”,收视范围扩至全国。

体育总局与电视媒体共建特色频道,属于创举。但是否符合时代的规律,就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以足球频道为例,体育总局握有的最大优势就是赛事版权。但核心版权还是中超、足协杯赛事,这又就涉及与版权运营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抛却这个问题不谈,与电视台共建足球频道本身值得商榷。ESPN的处境证明电视媒体已经是相对落后的媒体形态。央视体育频道也在努力迎合新媒体形态,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端开始布局,也有移动端APP。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共建一个足球频道对于年轻用户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即便体育总局希望在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一些创新,最合理的选择是去在新媒体端进行尝试。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如何兼顾版权运营方的权益。

体育总局想要推进体育与媒体的创新融合初衷值得肯定,但前提一定是不能伤害到版权运营方的权益。否则,最终伤害的还是版权价值,得不偿失。而在电视端进行尝试,则明显有点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