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旗下的企鹅智库对外发布了《未来地图:2017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报告从多方面向社会大众解读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众生百态。
人均每天阅读67分钟,床上成为看新闻的首选场景
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平均每天花在阅读新闻资讯上的时长大约为67分钟,其中日均超过两个小时的“重度用户”占比达到了14.6%。每天阅读新闻,获取最新资讯成为了网民生活中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均每天阅读67分钟
另外,超过一半的网友选择在床上用手机阅读新闻资讯。这样情况的出现得益于移动端新闻资讯平台的普及。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新闻平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青睐,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正在变得简单。
超过一半网友选择在床上用手机阅读新闻资讯
表态者VS围观者接近1:7
新闻资讯下方的评论区成为了网友表达自身想法的最理想版块。报告显示,有13%的网友会选择在阅读文章后进行评论,70%的网友则会选择浏览评论区。评论区已经成为了文章最重要的附属部分。
表态者VS围观者接近1:7
作为网友表达自身观点的评论区,绝大多数网友评论的主要诉求是判断新闻对错与价值。这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一个好现象:网友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新闻资讯接收者,而是新闻资讯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评论,新闻资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同时新闻背后的意义也会在评论中被更多的解读。
不过,评论区也会成为“辱骂”、“争吵”的重灾区。不实、虚假等言论会借着评论四处传播,舆情管理被赋予更多含义。
信息爆炸时代,舆情当被更好管理
传播渠道的完善让信息壁垒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削弱,一些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很容易在短期内形成一股舆论热潮。不过,这也为一些不实新闻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报告中显示,有近四分之三的用户经历过“新闻反转”的情况。一些事件在初期时被新闻媒体快速定性,但是经过层层梳理之后,网友会发现最终事实的真相与之前的报道出入很多,甚至大相径庭。比如之前的“偷鸡腿”事件最终证实,那位偷超市鸡腿给女儿过“六一”的贫穷母亲是个惯偷。
新闻反转现象频发
这也确实是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弊端。在新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口号下,无良媒体炒作横行,“标题党”丛生,信息爆炸让新闻资讯的质量有了一定程度下滑,网友很容易被虚假新闻蒙蔽了双眼。这就对舆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舆论,还原事实真相,规避舆论危机成为了信息爆炸时代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舆论信息就如水一样,处理得当则如甘霖,百利而无害;处理不当则如洪水,百害而无利。
说明:《2017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由企鹅智库发布,参与报告调研的人数为9万人。本文截取了部分报告中的内容。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指出,经核实后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