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关于互联网汽车的话题,再次被热议,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主任李斌、财经专栏作家石述思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关于互联网汽车,互联网经济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话题。
会后,各门户网站和自媒体纷纷提出了对互联网汽车发展的看法,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汽车正处于大变革的风口。
互联网精神的内核是“人”。传统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思路不同,互联网公司更多的是从线上盈利,而汽车企业则是通过销售车辆本身盈利。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诞生,让这种变革成为了可能,这种新技术就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本特征的带给汽车的可能有很多有关于安全、节能、环保,乃至对汽车重新定义的东西。
未来汽车公司发展的方向,从技术的角度,新的公司和传统汽车企业是没有优势的,但如果新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用户体验作为重点,那么就将自己的优势放大了。
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完全统治汽车产业,基于汽车产业是实体经济,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主要是技术的门槛、管理的门槛;互联网更多的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相信IT企业将对汽车的智能化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汽车绝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汽车”,传统汽车行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全新的发展生态。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汽车”的话题一直持续不断。其中,自主品牌车企也不甘落后,近日,上汽阿里宣布今年下半年将量产互联网汽车,将开辟国内先河。汽车的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结合各项要素的发展与变化,未来汽车需要以人为本,汽车制造可以实行定制以及个性化,在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共享和增值服务。
自去年国家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产业互联网化”的热潮,其中以汽车领域的“互联网+”现象尤为明显。
智能汽车带来的思考可以从工业4.0看到变革。自动驾驶是改变未来交通的技术热门。智能汽车的讨论需要智能交通的全局看法。
互联网造车不能只顾圈钱,更需要实干。
安全是互联网汽车的前提,从马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现代汽车,互联网汽车将带来人类文化的改变。
自动驾驶是中国汽车的下一个风口。
智能汽车是互联网汽车发展的重要内容。
(汽车商报–牛大为)
发稿网软文代写、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报纸广告、视频置顶、百度问答等多种互联网广告行业。发稿网平台有上千媒介编辑、专业写手、段子手、营销专家,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稿网平台凭借多年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积累,发展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软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