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广告的出现,伴随着不同计费方式就产生了不同的作弊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因为技术的利用,作弊更加方便,而且成本更小,效果更快。
流量作弊变的随处可见
一台台式机、一根网线,一些技术,就可以通过作弊来获得很大的收益。流量作弊已经成为了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市场。
无论如何,这些作弊都不同程度的损害了广告主的利益,作为今后潜在的广告主,我们该如何来判定作弊手段呢?又如何去防止,或者去除作弊呢?
微信的大热,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带动了一大片周边市场,与其相关的任何推广营销都炙手可热,被广告主疯狂追捧。也兴起了一大批公众号软文发布撮合平台。
当然,也兴起了一大批流量作弊的平台和技术手段!
你肯定没有见过这种阵势!
如,上述图中的情况,就是刷流量,既可以刷微信软文到10w+,又可以帮助应用商店的某一个应用提高下载量来刷榜。你所追崇的10w+,来的竟也如此轻松。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判定作弊手段呢?又如何去防止作弊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弊的手段有哪些?
1、假流量刷量
这个方法很古老了,基本上就是利用插件或者机器人,操作模拟浏览器,不停的打开目标页面,或者点击目标元素。这种方法辨别起来比较容易。
2、真实流量刷量
这个方法就比较难以辨别了。因为流量都是真实的,可以分为:诱导点击,iframe窗体嵌入,人工水军团队。
3、劫持流量
流量劫持属于比较高级一些的刷量方式,也是偷流量的方式。基本原理就是在别人的页面放置(或者替换)自己的窗体或者元素,这都是有技术、有渠道的人或者机构来玩了,如:黑客,运营商。
4、其他未知形式
其次,我们能否去辨别作弊的流量和手段呢?当然是有迹可循:
追查流量作弊,数据有迹可循
流量数据判断关键点:广告来源,二跳率,访问深度,跳出率,点击率,
技术数据判断关键点:ip段与ip离散程度,ip与uv的比例曲线,设备号(imei、mac、idaf)数据离散程度
用户数据判断关键点:用户留存,日活量,月活量,真是用户访谈
作为广告主或者广告平台,应该如何去甄别和防止作弊行为呢?能否建立一套DMP系统,囊括上述所提到的所有因素,进行联合运算,最终推敲出每一个互联网访客的真人(正常访客)概率。在作弊次数达到一定值的情况下,即判定为作弊访客,随即加入黑名单进行排除。
我们致力于大数据体系下的无作弊程序化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