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萌祖教你从零开始内容运营公众号

“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在2010年之前经历的是认知混乱,在2011到2015年之间经历的是百花齐放和集体建设,那么到了今天,行业对于这个职业的理解,已经慢慢趋于统一和完善了。相反,对运营来说,现在可能还没有结束认知混乱的阶段。”

——黄有璨《运营之光》

黄有璨认为国内互联网发展经历了概念驱动时代和产品驱动时代,下一个时代的驱动力将是运营。互联网行业发展到现在的水平,想要在产品模式和产品机制上创新,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凡是你能想到的点,基本上都被别人探索过了。特别是在2015年一大波同质化的020产品出现之后,决定一个产品能否杀出重围的“胜负手”越来越向运营倾斜。

个人认为运营与市场的区别会越来越明显,与产品的交集会越来越多,运营越来越成为产品经理的必须能力之一,甚至是核心能力。(纯个人臆想,无任何根据)

进入正题,假如你是运营实习生,让你独自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你会怎么做?

首先解决一个概念,什么是运营?运营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更好地建立起关系,而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这种手段划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拉新、引流和转化,另一种是用户维系。

拉新引流之前先解决产品的问题,产品就是微信公众号。产品定位是什么?目标用户是谁?内容生产模式是什么?竞争对手有哪些?再写一份完整竞品分析等等。

就以“零向度”为例,名字来源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定位非常不清晰,所以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内容生产模式几乎纯个人原创,竞争对手就是我的朋友们,她们都在做自己的公众号,如何使零向度在众多朋友的公号中脱颖而出?

此处引入四大运营职能分支:

内容运营:为内容数量、浏览量、互动和传播负责

用户运营:新增—留存—活跃—传播,提升与用户相关的数据

活动运营:活动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执行落地

产品运营:用各式的运营手段去拉升一个产品的特定数据

假如你来运营“零向度”,只有你一个人,也就是四大职能集于一身,大权在握,如何操刀来整改“零向度”,拉升特定的数据:关注人数和阅读量。

于是你需要写一份较为详细的运营方案出来,如果你去应聘“零向度”,带着一份详尽的《零向度运营方案》来,你肯定能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全导肯定会对你多加留意。(想多了…)

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书写这份运营方案:

制定策略,宏观把握——分解指标,规划工作——执行落地,达成目标——检测数据,调整方向

◆内容定位和内容生产模式才是个人公众号的核心,内容决定了公众号的定位和目标读者。

◆有了好的内容,再去找目标读者,增加曝光率,用尽一切运营手段拉新引流和转化。

◆同时建立自己的社群,用以管理读者,再之后可以考虑变现。

其实“零向度”以前叫“零向度概念书屋”,定位很清晰,每天介绍一本书,目标读者就是喜欢读书的人,通过读书会、读书沙龙、书社拉新引流,想先通过自己生产内容,渐渐过度到UGC(用户生产内容),但是现实中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为什么要给我来生产内容……

原创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渐渐被榨干了,再也写不出文字了,于是停更了很长时间。“零向度”与大多数个人公众号一样,都面临着内容生产模式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种途径:转载+团队运作。转载符合自己公众号定位的文章,团队轮值生产内容,但是这又面临一个问题:一些公众号不支持免费转载,你的团队也不是义务为你供稿,经费哪里来?

因此,目前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以个人原创为主,免费转载为辅,偶尔向朋友约稿。

内容确定之后,下一步是推广,主要方式有线上线下活动、福利推广、内容分发。活动策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独自策划一个完整的活动,并且有很多人来参与,这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内容分发渠道主要有微博、知乎、UC、头条号、凤凰号、百家号等,但是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内容需要再润色后发布。最后将内容整理成PDF云共享,百度文库、豆丁文库、道客巴巴等都可以考虑上传一份,以此来获得最大的曝光率。

除了每天的推文之外,你还需要经常混迹于各大社区、论坛、贴吧。一来获取大量资讯,为自己创作积累素材;二来寻找你的目标用户,发文发帖回答问题等推广你的公众号;三来想办法加进一些微信群,将微信群中自己的目标用户引流过来(挖墙脚)。

最后是维系用户,建立自己的社群,颁布群规,定期制造话题讨论,偶尔发些小福利,后面有想变现的话再制定变现的策划案。关于社群运营,以后再做分享。

独自运营一个公众号,将其做大其实挺不容易的,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一下,在运营公众号中所学到的东西,或许对你以后工作有不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