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alkingData正式发布移动运营平台5.0,本文将从产品的角度回顾和分享TalkingData移动运营平台从2.0到5.0的经验和思考。
一、移动运营领域的经验推动改版
超过6年以上移动端企业级应用的经验服务用户平均日活>100万的企业级应用服务金融机构头部用户>60%的企业级应用
TalkingData从2012年就开始尝试大型机构的移动端运营,如今已经保持了行业相对领先的优势,俗话说得好,春江水暖鸭先知,移动运营平台在头部市场这么多年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需求以及洞察需求的变化。
移动运营的三个阶段:
Facts:获取更多更细颗粒度的数据Indication:更快的获取到Facts中间的风险和机会Take Action:尽快地消化数据、规避风险或者抓住商机形成业务结果
在移动运营2.0时代,我们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行为数据补充业务结果,用来解决数据的几个问题:一是时效问题,二是传统企业只能看到结果看不到过程的问题。
在移动运营3.0时代,TalkingData推出“3A3R”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规整展现数据,简单来说就是:如何看报表。
在移动运营4.0时代,企业的需求逐步从Facts向Indication转型。数据越来越多,颗粒度越来越小,而挖掘机会和规避风险的成本越来越高,于是TalkingData提出无代码埋点帮助业务更快的获取所需数据,推出自定义报表让业务人员按需配置及呈现。
而移动运营5.0时代,是Insight To Action时代。企业越来越关心如何消费数据和ROI,而不是将分析结果看过且过。TalkingData多年来的行业积累、埋点策略和指标体系也逐渐凸显出价值。
因此推动了移动运营平台5.0的全新改版——从统计分析到分析运营的升级!
二、TalkingData移动运营平台5.0做了什么
前文叙述了移动运营的3个阶段:Facts、Indication、Action。接下来,回到运营的本质看移动运营平台5.0都有哪些改进和升级。
移动运营平台5.0的设计框架UIMA:
User:强大的人群定义和画像能力Identification:移动运营的场景核心是主路径的定义和识别Marketing:碎片化的交互模式,需要可碎片化的场景触发式营销Analytics:更灵活的采集,更有价值的模板,更方便的ROI归因User: 强大的人群定义和画像能力
首先,来谈下对于用户的定义。移动统计分析平台5.0提供了对于用户的两种定义和选择。传统金融行业的实际业务场景是强账户的登录和交易,因此强账户的业务形态是多平台客户的对应问题。对于电商和零售行业而言,可能存在着多人同时使用一个账号的情况,例如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电商类应用的账号,通过账户很难定位用户偏好,因此通过区分行为发生的设备可以更好地定义用户属性和行为特征。
此外,传统的人群分群方式是定义用户属性,但在移动的应用场景中还要关注用户的行为。例如分析信用卡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的持卡等级以及用户浏览过的分期产品,去定义不同的目标人群,并运用平台的场景触达的能力,编排目标人群的营销策略(Marketing部分会进行详细介绍)。
Identification:移动运营的场景核心是主路径的定义和识别
移动运营5.0平台提供了基于用户POI的分析,通过同比和环比的快速切换,即可看到用户分布变化。另外,对于新零售和传统金融机构网点转型的需求,结合TalkingData庞大的移动设备覆盖量,后续将提供更多基于“地图”的分析模块。
至于场景洞察漏斗的分析,将分为两个场景的定义方式:一是主动的场景转化漏斗,二是智能路径。由于现在的应用交互大多仍是界面式交互:一个点击一个页面,因此天然会形成一个路径(游戏除外)。有些产品会设计一些路径,但其实用户可能并没有按照我们的设计去产生行为。
高级转化漏斗可以帮助运营人员观察所涉及的路径的转化情况:有多少用户走了这些路径、转化率情况等。移动运营5.0平台提供了页面和事件混排的转化漏斗,可以一个事件一个页面的去设计漏斗,并且支持漏损人群的下钻,详细分析漏损人群的特征。
如果用户没有走设计好的路径,我们就需要去设计智能路径。设置好页面或者事件的起始点,系统会计算所有用户走过的全路径,并且通过人数、转化率、步骤数量,提示运营人员应该如何优化页面逻辑和页面话术引导。
Marketing:碎片化的交互模式,需要可碎片化的场景触发式营销
当完成了对目标用户的定义和对于场景的分析洞察后,会发现很多风险和机会,而移动运营的环境决定了用户在平台上的时间是碎片化的,这是常规触达和运营抓不住的机会。此时可以依靠可视化营销任务编排的能力去实现场景触发式营销,抓住每一次与用户的最好的沟通机会。并且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一次触达后用户的反馈和对指标的贡献,自然形成数据闭环和业务闭环来优化策略,亦或是为下一次大型营销活动提供基础参照。
Analytics:更灵活的采集,更有价值的模板,更方便的ROI归因
基础分析模块,基于多年的企业服务经验及用户分析,移动运营平台将曾经260多个指标精简到了58个,这些核心指标是业务和运营人员经常查看或已经进入业务KPI范畴的。而剩下的指标分析千变万化,因此提供了自定义报表的功能以便业务人员自行梳理业务分析逻辑;此外,还提供TalkingData多年行业服务所积累下来的分析模板,助力业务分析,并将分析逻辑和结果更快的分享到团队内部进行反馈。
在私有化版本的移动运营平台5.0中,同样新增了小程序的分析模块。在社交时代背景下,app的分享目前是受到限制的,但我们可以很容易分享一个小程序或H5。并且,小程序、H5和app之间可以相互调用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这样,就可以通过分享一个小程序来吸引用户下载一个更稳定和丰富功能的app。
最后,在技术人员不断的技术攻关下,移动运营平台5.0完成了也许是史上最强的无代码埋点。运营人员既不用读懂复杂的SDK集成文档,也不用去理解某个元素是否可以埋点。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可埋点的元素,并且可视化埋点支持参数的上报,帮助获取“订单金额”、“产品分类”、“产品名称”、“ 交易类型”、“ 交易方式”等等一系列的相关事件的采集。平台还提供“当前元素”、“当前位置”和“同类元素”的采集逻辑,降低了手工埋点的重复性工作。另外,无论是app、h5还是混合模式,都支持在PC端完成一站式埋点,设置足够丰富的参数和埋点逻辑。
三、移动运营平台未来会做什么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TalkingData移动运营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依然从移动运营的3个阶段来看:
Facts: TalkingData本质是大数据公司,我们将逐步输入TalkingData移动端行为数据的绝对优势,帮助企业还原用户画像、洞察潜在价值用户。Indication:挖掘机会和规避风险是有成本的,通过同行业跨企业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基于模型和规则的预测预警体系。Take action:更多的触达平台和能力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