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营销案例是否值得学习呢

研究案例对品牌营销者来说太重要了,但是案例那么多,我们该怎么判断一个营销案例是否值得学习呢?星牛网和大家分享“五问”。

一、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这里,我们不提倡情绪化的看待案例,因为不一定打动你的一定值得学习。通常,我们可以用品牌关系进阶的模式来思考:案例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品牌关系进阶呢?星牛小编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它的分类:

1、你认识这个品牌了吗?

2、你理解这个品牌了吗?

3、你想拥有这个品牌了吗?

关于第一问,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给大家,闲来无事事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

二、有什么洞察?

好案例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亮在洞察上。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营销案例,其洞察趋向于:偷懒做伸手党或者不负责任,乱喊口号。关于偷懒伸手党就是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而不负责任的乱喊口号就是吹嘘,渲染一种浮夸的社会价值观,却毫不考虑后果。那么我们从三个阶段来诠释一下:

1、收集大量的数据。

2、从数据中找到规律。

3、把模式综合起来,形成理论。

这三个阶段当然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洞察根本就是不能轻易获得的,要投入大量时间,深入到环境中去,沉浸其中!

三、媒介选择是否合理、有效?

通常而言,一个方案的执行,最主要的就是媒介。而如今,媒介已是五花八门。我们在看案例时,可以多思考:这个案例中,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媒介?它可以有效触达什么人群?它进行了怎样的媒介传播组合?每种媒介传播的信息侧重点是否不同?

四问:形式大于内容吗?

也正是因为如今我们做传播可选择的媒介太多,所以一些案例开始呈现形式>内容的现象。形式大于内容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假互动。你用尽了各种花哨的形式,看似全国人民都在和你互动,其实是你自己对内容的孤芳自赏。

五问:有创新点吗?

小编这里说的创新点不是创意,我们可以从几个具体的问题看创新点?

1: 是否融入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2: 是否在千篇一律的玩法上有了新玩法?

最后,不要看到好案例就想照搬。虽然你的公司不是可口可乐,不是杜蕾斯,但是也不是只有可口可乐、杜蕾斯才能做出好案例!所以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