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老大自述新软文媒体之路发家史

郑庆亮,新媒体圈子里的称号是“猫老大”,一个出生于1988年的浙江年轻人。

猫老大的新媒体事业早年走搞笑路线起家,目前手握几个百万粉丝大号,其中不乏在新榜的幽默榜单中常年排名前几的。在微信公众号之外,猫老大也早已开始全平台布局,并且做得有声有色,在秒拍等平台上享有盛名。

借势微信公号风口的他们,最明白平台红利有多丰厚。2012年8月份,用户已经过亿的微信正式推出公众号。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产品都不太为人所关注,早期入驻者的发展可以用跑马圈地来形容,竞争并不激烈。

实际上,在此后的两年多间,微信活跃用户从一亿多迅速增长到五亿,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级应用。不断涌来的用户对内容的强烈饥渴,成为推动公众号急速发展的最大动力。现在,这个阶段被后来者称为已经消失的“微信红利期”。

目前被我们熟知的微信大号,大都是在这个时期崛起的,新榜中国微信500强的月榜中有相当部分都在此列,包括“十点读书”、“视觉志”、“水木文摘”、“微信路况”、“每天一首好音乐”等十强账号。因为大部分都是从一两个人、两三杆枪开始做起,且没有精深的专业背景,所以他们经常被称为“草根新媒体”。

这群人没有成为马云或者雷军那样颠覆整个行业的大佬,但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获利者,在正确的时间切入新媒体,让他们步入人生的快车道。在无数艳羡眼光的背后,其实这群幸运儿也有着艰辛的付出。

以下为12月23日晚,新榜邀请猫老大做的在线分享整理总结。

我本草根,幸遇新媒体

我们公司现在70多个人,运营多个微信公众号,以幽默搞笑号为主,还覆盖了母婴、情感、汽车、生活、美食等垂直领域公众号,总粉2000多万。其实2000多万并不算多,我们现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精品垂直原创号上了,并没有一味的追求粉丝数量。公司70多个人中,除了草根微信运营之外,现在我们还在组建自己的视频拍摄团队跟原创内容团队。

分享一下我的新媒体行业的经历。大学期间做过很多创业项目,其中一个影响较大。

大四的时候,我利用社团关系加了一些学生的飞信,天天给他们群发天气预报。一共加了2500个左右飞信好友。我在每天天气预报后面加一句商家推荐信息,比如哪家麻辣烫店多好多好,订餐电话是多少,出乎我意料的是,就这么2500个人,广告效果好的太离谱了。靠这个飞信天气预报的推送广告,我赚了好几万。

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一篇有关微博草根创业的报道,说的是一个南京的高中生,运营了一个叫做@糗事大百科 的微博,很多明星都有转他发的内容,他靠接广告一个月就能赚个两三万,据说杜子健要花60万元收他账号他都没卖。当时我想,这跟我大学玩的飞信天气预报项目差不多,那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粉丝经济,时间是2012年6月,我开始开了自己第一个微博,叫@怕被笑死 ,现在想想自己起的这个名字确实要被笑死。

万事开头难,我坚持了下来

2012年8月份,微信公众号面世,当时我还没用微信,所以百度了一下微信公众号,QQ登陆一下就注册成功了,第一个公众号叫做“糗事大百科”。

在没有任何平台的粉丝基础,我想到一个方法,就是在微博大号的评论里发脑筋急转弯,关注我微信公众号发送关键字才能知道答案,靠这个方法到2012年10月份的时候做到1万粉丝了。可别小看这1万粉丝,这1万粉丝,也是我走到今天的关键。但是为了涨这1万粉丝,我每天刷微博把自己刷成了皮包骨。

2012年10月份,出了一个平台叫做“主妇互推”,各位应该很少知道这个平台,已死。因为它太牛逼了,但是很多最初玩微信公众号的大佬,都非常感激这个平台。它死的时候,有人在群里说:感谢主妇,公众平台的历史永远有你。

主妇是个什么平台呢?不好解释,你很难想象,那时候有人一天涨200万粉丝!而我,靠这1万粉丝,开了六七个公众号之后,一个月时间跟他人互推做到加起来50万粉丝,除了自己涨粉,还以一毛五一个粉丝帮“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带粉,多的时候一天能赚1万元。

于是我辞职了,给一个合伙人30%股份拉他一起玩。

然而意外发生了。辞职没几天,我所有号都被封了,只剩下一个两万粉丝的“糗事大百科”。那是第一次才有微信公众号封号的概念,而且那时候是直接永久封号,封了就是没了,你白玩了。不仅仅是我,很多人很多号都给封了。

但是我不想就这样失败了回去上班,我只能坚持跟我合伙人玩“糗事大百科”。前期也是也没啥广告,没有收入,我每天投入6个小时在玩那个号,弄了个可以评论的线上网站社区,策划各种互动方案,后来“糗事大百科”玩起来了。那时候粉丝跟家人一样,每晚九点等着我更新,虽然不赚钱,但是我很开心,但是也真的很苦逼,玩了几个月下来,钱也快花完了,公众号也看不到盈利的前景。

没钱坚持是很痛苦的,2013年5月份的时候,我的合伙人精卫由于生活压力撤出,那我只能自己一个人坚持玩,5月份开始,公众号渐渐有了广告,“糗事大百科”也开始慢慢接广告了,就这样我变成了“猫老大”。

抱团取暖,草根迎来春天

就这样边接广告边一个人运营,广告收入也慢慢上来了。直到2013年10月份,有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我,也改变了这个圈子。他叫Eric,中文名黄健春。第一次,他给我一个超软文案,让我安排100万粉丝投下去。那个文案,是推荐淘宝上的一些商品,软到你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很多运营者也当做正常内容去免费转发了。在那个公众号活跃度极高,广告极少的年代,广告的投放,让那个商家狠狠地赚了一大笔。这就是软文的魅力!

后来Eric直接将那个客户介绍给我了,然后我每天接的广告量都很大,客户也对我信任,能给他挑很不错的活跃号。他们有100多个软文文案,各种产品。这个商家以一天5万元的投放资金一直投到今年的7月份,感觉效果渐渐没了之后才不再投了。

2013年底的时候,因为广告需求大,我建了个QQ群叫做“微信靠谱群”,把玩微信公众号的靠谱的人拉进来,大量给他们安排广告,而在进群之前,他们很多人都在找买家卖自己的账号,因为不好盈利。

由于跟Eric铁一般的关系,他又给我介绍了很多品牌商家,都是软文。因为那时候大家的号都少,广告多的时候根本安排不下去。

Eric是我在草根新媒体圈的第一个大贵人,他是我的老大,也是猫老大的老大。

一、圈子很重要。

我2012年玩微博的时候,并不是那时候草根微博做不起来了,也不是没有机会了。而是因为我没有圈子。你要想办法混入这个圈子,发展的方法还有很多。

多找一些微信靠谱群,找机会进知名自媒体人的草根达人群,入群门槛一般比较高。

如果有聚会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见过面跟没见过面,完全不一样,见过面之后可以交流的就广了。

二、方法很重要

死的运营,没有出路;好的方法,能让你快速发展。在平台允许的规则下玩,好好研究粉丝的喜好,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好的文章能让你一夜爆发,比如最近很火的“咪蒙”的《致贱人》。我在2014年5个月时间粉丝从80万涨到800万,靠的就是好的内容,二次传播,从朋友圈引粉。

三、方向很重要

现在要做就做原创,做得有自主特色一点的。

四、坚持很重要

公众号的前途还很大很大,想玩就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