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因为惨烈的亚洲金融风暴,使得创业近50年历史的韩国汽车厂KIA,因为过度快速扩张,而在风暴中受到重创,最后被现代汽车集团并购。不过过了20年,发生了另一场规模更大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全球车厂纷纷中箭落马,但这回KIA却能逆风而上2009年起销售大好,整个品牌浴火重生,如今已是全球百大品牌之一。
全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旗下的起亚汽车(KIA)品牌实力教人惊奇,即使它的车款有不少和同集团的现代汽车车款共享资源,但KIA比起现代,更显有朝气,设计感更强,推究个中原因,大多数人可能不知,其实KIA的造车历史比现代汽车更悠久,而且更具有比现代更深厚的工业制基础与造车传承。
就如同多数汽车公司的崛起,KIA也是以制造二轮自行车起家,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百业凋零,一切有待振兴的的年代,自行车自是重建所必需,而1950年更发生南北韩战争,让战后的经济雪上加霜。
KIA汽车的创始人Kim Chul-Ho, 1944年他在首尔永登浦区成立了京城精密工业(Kyungsung precision industry),那是一间靠着手工专门制造自行车零件的小工厂。1952年3月,这间草创之初的小厂打造了韩国本土生产的第一辆自行车,名为「三千里」(Samchuly),而这间公司也在这年更名为起亚工业公司。
KIA的原意正是汉字中的「起亚」,最初命名是一种自我期许,也就是「崛起于亚洲」之意。事实上,当年的三千里自行车,后来也真的成为韩国最大自行车制造厂,至今在全球自行车市场仍有一定的地位,而KIA汽车今日快速成长,也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在起亚工业公司成立之后的15年,起亚一直是一间专业的自行车制造厂,直到1960年,起亚工会成立,公司在这年决定投入机车开发制造,自力研发的第一台机车C-100在1961年10月出厂,第二年KIA再推出一台厢型三轮货卡车k360,在当年,三轮货卡车
在亚洲许多国家都十分风行,是机车的三轮版,KIA K360正是取材自MAZDA的K360。
1971年,起亚服务公司正式成立,并且对售出的三轮货车提供保固,这意味着KIA在品质上已有长足进步,此时KIA也凭借着三轮车的基础,订定出汽车制造的计画。就在这一年,KIA也首度推出一台四轮厢型式货卡车Titan。由于当年,时韩国经济起飞,Titan受到小企业的欢迎,销售量暴增,也鼓鼓舞了KIA走向自主研发汽车之路。
1973年,KIA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汽油引擎,并推出一台代号B-1000的Brisa小卡,车名是葡萄牙文的「微风」之意。隔年,再推出Brisa的房车车型,配备自主开发的1,000 cc引擎,最大马力62 匹,极速140公里/小时。基本上这台车是从日本MAZDA取得部分授权生产,也就是第二代的MAZDA Familia。
虽然追循MAZDA的产品路线,但Brisa有60%以上的零件是在韩国制造,包括引擎、传动轴和变速箱等,它充分展现了KIA自主造车的惊人潜力。
1975年,起亚推出全新轿车k303,销售状况大好,不过当时,KIA在新车开发上,仍有许多瓶颈有待克服,得借助外国车厂经验,1979年,KIA曾取得授权生产组装法国Peugeot 604,以及意大利FIAT的132轿车。
1984年,KIA成立研发中心,力图走自己的路。1986年,起亚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定,加上MAZDA,着手设计和生产采用福特技术的Pride小型车。1987年,开发了4年的小车Pride问世,推出的第一年,外销量就达到6万台,隔年2月到第三年7月,单是北美地区销售,就达到10万辆的水准。Pride后来也曾卖到台和东南亚各国。而到1999年Pride停产之前,Pride一生200万辆以上。
1990年代KIA大张旗鼓,全新世代车款相继推出,并且大事扩张海内外市场,还积极成立研发中心,进人品牌的黄金年代。1990年3月,起亚公司再次改名为起亚汽车株式会社(kia motors corporation),接着亚山湾工厂竣工,相继推出亮眼的全新世代车款,包括了Potentia、Sephia和Sportage等车款。
1992年,起亚在美国设立分公司,1993年,Sephia型房车更成功地打进欧洲市场。大抵上,KIA的1990 年代新车都融合了福特或MAZDA的资源,如Sportage是以MAZDA的Bogo共同底盘、引擎与变速箱等。走的都是低价路线,在市场颇受欢迎,但车款品质却有待提升。
后来,KIA在北美与韩国国内市场销售双双下滑,加上1996年,KIA斥资买下了英国莲花跑车小型敞篷车Elan的生产专利权,并计画以Elan为基础上推出相关车型,但投资并未成功,快速扩张之余,使得KIA营运财务更形吃紧。1997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冲击,KIA投资的事业失去偿债能力,宣告破产,进行资产清算;1998年,KIA和现代车签订股权转让协议,51%股权转移给现代汽车。
2000年,KIA与现代汽车公司合并成为起亚/现代汽车集团,在新的资金和现代新的团队加入之后,KIA在原有的造车基础上,朝向年轻化与时尚化发展。1999年推出合并后第一款新车Rio(在大陆称之为K2),走的是平民化路线,因而在北美等地销售不错。随后再推出新一代Sportage,以及Optima、改款的Carnival II和Sorento等车型,使销售逐步提升,也重振了品牌的地位。而2000年后,KIA也联手现代汽车积极参兴全球大型体育赛事,猛打年轻化品牌形象,包括组织韩国职棒球队起亚虎队,并赞助世足赛等大型活动。
2006年KIA当时的CEO营运长郑宣义,也是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的独子,力邀当年以设计第一代Audi TT跑车闻名的Audi汽设计总监彼德史瑞尔(Peter Schreyer),跳槽KIA担任设计主管,他的加入为KIA带来全新气象,他以虎鼻(Tiger Nose)的造型元素,为KIA新世代车款定调,创造高识别度。
在他的操刀下,KIA的新世代车款逐一入选国际性设计大奖,像是2011年,Optima中型房车和Sportage休旅车,分别拿下Red Dot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而台湾刚上市的Morning(即欧洲市场的Picanto),曾得到2012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和iF设计大奖,而同年,Rio也得到红点设计大奖;2013年,全新的Carens休旅车也获选红点大奖。
2012年全新风貌的KIA在欧洲狂销,一举成为德国汽车市场中进口车销售冠军品牌。AUDI所属的福斯集团的总裁费迪南皮耶(Ferdinand Piech)后来在接受国际媒体采访中曾表示,我们实在应该把史瑞尔留下来。
KIA以惊奇力量(The Power to Surprise)做为企业精神标语,得奖这件事对KIA来说似乎已是稀松平常之事,但KIA管理高层也意会到单靠造型设计取胜是不够的,更需要在车型技术研发与制造品质提升双管齐下,KIA旗下成立了所下里研究所、专业开发中心/设计研究所、传动研究所和商用车研究所(与现代汽车共用资源),全面提升产品新颖度与组装品质。
2001年,KIA在美国市场一年卖出26万多辆,主要因为KIA大胆推出10年10万英里保固,这也是KIA用以证明自家车款生产品质可信赖度的具体作法。事实证明,KIA产品的可信赖度确实渐渐能与欧美大厂并驾齐驱。
KIA在2005年,在世界性汽车调查机构JDPower的汽车品质及设计满意度(APEAL)亚太地区调查中,Sportage和Opirus (如今KIA大型房车K9的前身)两车款同时拿下满意度第一,在其他地区名列前茅,成绩不恶。
KIA汽车2013年共生产了2,827,321万辆新车,员工33000多人,其生产基地包括位于首尔的华城工厂、首尔郊外的所下里工厂、光州工厂,依生产车型分工,华城工厂主要生产K5 、Forte、K7、Sorento R、Opirus和Borrego等车型,所下里工厂主要生产Carnival ii和Rio,光州工厂专门生产各类商用车和中型巴士。
2013年,KIA无论是销售营收与品牌价值都大跃进,这一年,KIA全球共卖出275万辆,并挤进全球百大品牌的83名,比前一年进步了4名。KIA总裁郑梦九在2011年,为KIA订下中程发展计画「Kia Vision 2016」,要在2016年前共推出51款新车,今年推出的全新Carnival,产品力一点也不输欧美品牌同级车, KIA今年另有全新大型旗舰K900,以及全新GT跑车,展现KIA力拼欧洲豪华车品牌的强烈企图心。KIA目前正按新车计画进度一步步推进,而且KIA从2008年之后,每年都保有销售和获利大幅度成长。
此外,KIA也是全球50大绿色品牌排名第37名。KIA近年不断加速推出绿能车款,以因应节能减碳的大趋势,例如Picanto已有液态瓦斯车型,而Soule今年推出EV电动车型,另有Optima Hybrid油电复合动力车。其实,2014年初,现代和起亚联手,在北美地区打败了通用汽车,跃居升美国第3大油电复合动力车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