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用户原来从传统PC门户、搜索引擎获取变成了从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各大垂直APP来获取。从一连串的时代变化,我们知道只要有新的平台出现,用户的视线就发生转移,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崛起,用户视线再次发生转移。由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因为用户并不会成为某个平台的重度用户,都在多个平台之间频繁切换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时间变得碎片化,同时获取的信息也显得过于碎片化。
媒体渠道发生变化,用户视线就发生变化,同时由于每天接触大量不同的信息,用户的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这些情况看起来用户是善变的。但实际上是无论社交媒体如何多样,出现多少新的平台,用户内心真正的需求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用户真正的需求就是如何更便捷的获取信息,如何更便捷的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用户无论是没有互联网还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需求是始终不变的。
由于用户传播渠道的增加,很多企业在做营销传播前,都会对用户进行行为画像,以此来确认后续的传播渠道的选择、创意内容的生成等。在这我们必须清楚知道,我们做画像是为了分析用户行为和喜好,这是一个传播诉求,并不是用户需求的分析,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很多画像分析到后期,就会发现自己的产品用户并不需要的程度。在画像分析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更多的应该分析用户的触媒点在那儿,找到触媒点,就找到了我们的传播媒体渠道;同时我们根据用户的行为喜好来分析,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从而来确定我们创意内容,把我们的品牌内容承载到用户喜欢看的内容当中去。
社交媒体的出现,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上可能会有所变化,从之前单纯的文字内容,到现在视频、直播等形式越来越多,但用户最核心的本质需求并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