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推进依法治理
落实主体责任
2017年,多地网信办以《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就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分别存在有用户传播暴力恐怖、虚假谣言、淫秽色情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信息等进行立案调查。舆论认为,这是向互联网行业运营单位发出明确信号,提醒切实履行好法律责任。今年6月1日起,《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这是适应国内网络安全新形式,保障网络安全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依法治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制止“泛娱乐化”
端正网络文化的精神导向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网民,其精神文化的“泛娱乐化”特征,裹合追逐流量最大化的自媒体商业生态,给网络空间文化秩序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今年以来,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一批炒作明星绯闻隐私和发布低俗信息的知名娱乐八卦账号被关闭,账号覆盖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等数十个平台。《娱乐至死》作者波兹曼认为,“娱乐至死”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影响,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网络经济时代,自媒体需履行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责任。
治理空间向半封闭
互联网群组延伸
过去几年,我国互联网治理空间集中在大众传播的微博、BBS等显性舆论场。鉴于半敞开的微信“朋友圈”在舆论场越发明显的信息交互角色,《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于包括微信“朋友圈”在内的网络传谣最高可判七年。随着QQ群、贴吧群、微信群等互联网群组不断涌现,网络群组方便人们生活交流的同时也出现涉黄、涉毒等乱象,有的群组由于缺乏约束甚至被违法者利用,违规信息从群组中溢出扩散至各个平台。为适应移动社交化,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明确将移动互联网群组纳入到网络治理的体系中,有效扩展了网络治理空间范围。
耕耘网络跟帖生态
规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
互联网技术赋权之下,跟帖评论成为网民表达意见、交流观点、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在人人持有麦克风的时代,跟帖评论的恶意广告、低俗图片、造谣抹黑、极端言论等乱象丛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等出炉。新规还将兴起的视频弹幕归入跟帖的一部分,防止弹幕环节传播违规信息。当然在跟帖治理过程中,基层执法者需要厘清法律边界,重视依法治网的严肃性。此外,针对经常上演的网络恶意竞争,今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领域的刷单、炒信用这类监管的灰色地带进行了规范,商业水军等行为将在新法规范畴内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处罚。例如,沸沸扬扬的“丽江刷单客栈”事件中,两家客栈负责人分别受到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网络视频行业内容监管不断加强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5.25亿。网络视频行业继续在竞争中发展,各大网站都在努力布局移动视频领域。面对“短视频”飞速发展下网络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等发展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网络视频行业内容监管审查。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要与广播电视节目同一标准和尺度,“挤压过度商业化、过度娱乐化和存在低俗倾向的视听节目的生存空间,将劣币逐出网络视听领域”。另外,网络版权保护也提上立法议程,著作权法的修订已经被列入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网络视频版权话题引起各界重视。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卢永春
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网民
阅读背景
近日
腾讯旗下的企鹅智库对外发布了《未来地图:2017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报告从多方面向社会大众解读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众生百态。
人均每天阅读网络67分钟
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平均每天花在阅读新闻资讯上的时长大约为67分钟,其中日均超过两个小时的“重度用户”占比达到了14.6%。每天阅读新闻,获取最新资讯成为了网民生活中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外,超过一半的网友选择在床上用手机阅读新闻资讯。这样情况的出现得益于移动端新闻资讯平台的普及。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新闻平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青睐,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正在变得简单。
据资料显示超过一半网友选择在床上用手机阅读新闻资讯
表态者VS围观者接近1:7
新闻资讯下方的评论区成为了网友表达自身想法的最理想版块。报告显示,有13%的网友会选择在阅读文章后进行评论,70%的网友则会选择浏览评论区。评论区已经成为了文章最重要的附属部分。
作为网友表达自身观点的评论区,绝大多数网友评论的主要诉求是判断新闻对错与价值。这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一个好现象:网友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新闻资讯接收者,而是新闻资讯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评论,新闻资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同时新闻背后的意义也会在评论中被更多的解读。
不过,评论区也会成为“辱骂”、“争吵”的重灾区。不实、虚假等言论会借着评论四处传播,舆情管理被赋予更多含义。
信息爆炸时代,舆情当被更好管理
传播渠道的完善让信息壁垒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削弱,一些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很容易在短期内形成一股舆论热潮。不过,这也为一些不实新闻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报告中显示,有近四分之三的用户经历过“新闻反转”的情况。一些事件在初期时被新闻媒体快速定性,但是经过层层梳理之后,网友会发现最终事实的真相与之前的报道出入很多,甚至大相径庭。比如之前的“偷鸡腿”事件最终证实,那位偷超市鸡腿给女儿过“六一”的贫穷母亲是个惯偷。
这也确实是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弊端。在新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口号下,无良媒体炒作横行,“标题党”丛生,信息爆炸让新闻资讯的质量有了一定程度下滑,网友很容易被虚假新闻蒙蔽了双眼。这就对舆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舆论,还原事实真相,规避舆论危机成为了信息爆炸时代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舆论信息就如水一样,处理得当则如甘霖,百利而无害;处理不当则如洪水,百害而无利。
来源:企鹅媒体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指出,经核实后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