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由工信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等八部委发布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将实施。
总结其要点就是,按照其有关规定,面向市场销售的电器产品如果查出问题,即使是元器件和上游供应商的问题,但其责任首先由家电生产者承担。这一点对于当前国内家电数码品牌,尤其是电视行业新锐品牌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
众所周知,乐视、小米、锤子等国内很多数码新锐品牌近年来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创新商业模式、电商网络营销来实现的。而在生产制造环节,则更多通过代工厂商来实现。这一模式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成为很多品牌成功的首选路径。但缺点是生产制造环节受制于人,产能问题、质量问题都存在隐忧。比如,前段时间锤子手机就因为代工厂商倒闭而打乱了新品发布计划。而大可乐等众筹品牌更是流星般陨落。
如今,随着《办法》的实施,不仅是产能和质量的问题。由于代工厂商的良莠不齐,如果产品售后出现质量问题,作为品牌厂商则首先要替代工厂商“背锅”。虽处罚严厉程度和影响还无法判断。但毫无疑问,具有自主设计、研发能力,拥有自己生产线、成熟供应链的传统家电品牌则迎来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契机。
但同为互联网品牌,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或许在这场改革中能够承受住压力,并且趁势再进一步。比如,独立于创维旗下的酷开电视,不仅拥有国际一流的红点奖级别设计团队,而且依靠创维还拥有千万台级别的生产基地,而几十年发展所培育的营销网络、售后支撑、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酷开与其他友商不同的地位就在于此,定位于互联网品牌,体现的是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而在产品制造和供应链上由于共享创维的资源,则不需要担心太多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其他品牌一朝一夕难以达到的。
(酷开A2 HiFi大内容电视)
同样的还有海信近日才刚刚成立的互联网子品牌VIDAA,在此次改革大潮中也将会把自身的优势凸显出来。
毫无疑问,《办法》的实施,有利于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秩序,也可以有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厂商来说是一个利好。而那些以炒概念、作噱头、搞情怀的“皮包”公司,是时候思考一下未来企业发展的规划和方向了。